教育部印發《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2014年修訂)》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1-19 08:35 來源: 教育部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教育部關於印發《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2014年修訂)》的通知

教職成[2014]1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各計劃單列市教育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教育局: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我部對2004年發佈的《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以下簡稱《大綱》)進行了修訂,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並提出以下要求。

    一、新修訂的《大綱》在基本保持原《大綱》的框架體例、保留原《大綱》中行之有效內容的基礎上,根據黨和國家在新形勢下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各地在實施《大綱》中形成的經驗做法作了必要的修改完善。新修訂的《大綱》體現了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的新精神及對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是新形勢下進一步做好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基礎性文件,各地要結合工作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二、各地要組織好新修訂《大綱》的實施工作,不斷提高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水平。要組織教育部門有關領導幹部、工作人員和學校全體教職工學習新修訂《大綱》,做好班主任、德育課教師及其他德育工作者的培訓工作,努力提高德育工作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水平。要進一步加強對德育工作的領導與管理,不斷健全和完善體現現代職業教育要求、符合中職學生身心成長規律的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機制,發揮好黨團組織、婦聯、關工委、社區等各方面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要結合實際制訂新修訂《大綱》實施指導意見或工作計劃。教育部將適時對新修訂《大綱》實施情況進行督查。

    各地在貫徹執行過程中要注意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我部。

教育部
2014年12月22日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
(2014年修訂)

    德育對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密聯絡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國夢的實際,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按照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本大綱規定了國家對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和學生德育的基本要求,是中等職業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基本規範,是各級教育部門對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實行科學管理和督導評估的基本標準,也是社會和家庭緊密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基本依據。

    一、德育目標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為愛黨愛國、擁有夢想、遵紀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成為敬業愛崗、誠信友善,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具體要求如下:

    1. 樹立實現中國夢的遠大理想,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産黨,擁護黨的領導。

    2.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自己的基本遵循,內化於心,外化于行。養成科學的思想方法。

    3. 養成良好的法治意識和文明行為習慣,提高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增強公民意識,依法辦事,待人友善。

    4. 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職業理想,提高綜合職業素質和能力,熱愛勞動,崇尚實踐,奉獻社會。

    5. 養成自尊、自信、自強、樂群的心理品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職業心理素質,人格健全,樂觀向上。

    6. 樹立安全意識、環保意識、節儉意識、廉潔意識,珍愛生命,尊重自然。

    二、德育內容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統領,科學設置教育教學內容。

    1. 理想信念教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立足崗位、奉獻社會的職業理想教育。

    2. 中國精神教育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中共黨史與國情教育。

    3. 道德品行教育

    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文明禮儀教育與訓練;生命安全、艾滋病預防、毒品預防、環境保護等專題教育。

    4. 法治知識教育

    憲法法律基礎知識教育;職業紀律和崗位規範教育;校紀校規教育。

    5. 職業生涯教育

    職業精神教育;就業創業準備教育;終身學習和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教育。

    6.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基本知識和方法教育;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職業心理素質教育;心理諮詢、輔導和援助。

    除以上各系列教育內容外,學校還要根據國家形勢發展需要進行時事政策教育。

    三、德育原則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 方向性和時代性相結合原則。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導向,緊密結合社會需要和時代發展的要求,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

    2. 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原則。要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普遍規律,尊重學生自我教育的主體性,適應學生身心成長的特點,開展富有成效的教育和引導活動,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

    3. 知行統一原則。要重視知識傳授、觀念樹立,重視情感體驗和行為養成,引導學生形成知行統一、言行一致的優良品質。

    4. 教育與管理相結合原則。要進行深入細緻的思想教育,同時要加強科學嚴格的管理,增強學生接受教育的主動性,實現教育與自我教育、自律與他律、激勵與約束有機結合。

    5. 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原則。既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又要切實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增強教育的實際效果。

    四、德育途徑

    學校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與家庭、社會密切配合,拓寬德育途徑,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1. 課程教學

    德育課是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是學校德育的主渠道。德育課教學應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教育的方向和本質要求,充分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全面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要緊密聯絡實際,堅持以價值觀教育引領知識教育,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做到知識學習、情感培養和行為養成相統一,切實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和時代感。

    其他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等課程教學要結合課程特點,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有機滲透德育內容,結合專業特點和崗位工作要求,寓德育于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之中。

    2. 實訓實習

    實訓實習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環節。學校要結合實訓實習的特點和內容,抓住中職學生與社會實際、生産實際、崗位實際以及一線勞動者密切接觸的時機,進行以敬業愛崗、誠實守信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進行職業紀律和安全生産教育,培養學生愛勞動、愛勞動人民的情感,增強學生講安全、守紀律、重質量、求效率的意識。學校和企業要共同組織開展實訓實習期間的德育工作,學校要安排專人負責實訓實習期間的教學管理和德育工作。學生要撰寫實習日記和實習報告。

    3. 學校管理

    班級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基層單位,班主任是組織班級管理和德育的直接實施者。班主任應結合專業特點和學生實際,充分利用家長、用人單位、行業及社區等資源,開展學生思想教育、班級管理、班級活動組織、職業指導、溝通協調工作,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培養良好的班風學風。

    學校要加強黨組織、共青團工作,舉辦業餘黨校、團校,組織學生特別是入黨、入團積極分子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以及團的基本知識,發展符合條件的優秀學生入黨、入團。充分發揮團組織團結青年、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和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職能。要加強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的管理與服務工作,指導建立各類社團和課外興趣小組,積極開展各種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充分發揮學生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

    學校各項管理和服務工作都要發揮德育功能,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學校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學校班級管理、課堂教學、實訓實習、社團活動、校園安全、後勤服務、突發事件應急等管理制度並嚴格執行。要強化全員育人理念,充分調動全體教職工言傳身教、教書育人的自覺性,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風範影響教育學生。

    4. 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學校要凝練具有職教特色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精神,建設體現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形成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要結合開學及畢業典禮、升旗儀式、成人儀式、入黨入團儀式以及民族傳統節日、重要節慶日、紀念日等,開展禮節禮儀教育,開展特色鮮明的主題教育活動;結合技能競賽、創新創業創意創效競賽、“文明風采”競賽等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要積極推進優秀企業文化進校園,通過宣傳學習行業勞動模範、學校優秀畢業生事跡等,培養學生職業興趣和職業精神,增強就業創業信心。培育和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

    要加強互聯網等新媒體的建設與管理,優化校園網絡環境,建設校園網絡宣傳隊伍,加強正面信息的網絡傳播,杜絕不良信息在校園網上傳播,重點加強對校園網公告欄、留言板、貼吧等交互欄目的管理,發揮社交網站、微博、微信等對學生的教育引導作用。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網絡道德,幫助學生做到文明上網、依法上網,及時發現並主動幫助網絡成癮學生。

    5. 志願服務

    志願服務是德育的重要載體。學校要把志願服務納入教育計劃,要依託各類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技場館等課外活動陣地,發揮學生專業技能特長,組織學生深入城鄉社區、廠礦企業等,廣泛開展各類志願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要把學雷鋒活動和志願服務結合起來,建立完善志願服務長效工作機制和活動運行機制,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推動志願服務活動廣泛深入開展,把志願服務活動做到社區、做進家庭。大力組織學生向道德模範、勞動模範、最美人物、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學習。

    6. 職業指導

    學校要在職業指導工作中全面滲透德育內容,加強職業意識、職業理想、職業道德和創業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加強就業服務,提高就業服務的水平和質量。

    7. 心理輔導

    學校要根據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合理設置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針對學生在學習、生活和求職就業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心理問題,開展心理輔導或援助,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要配置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人員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務設施。

    8. 家庭和社會

    家庭和社會在德育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學校要通過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家長接待日、家訪等,密切與家長聯絡,指導和改進家庭教育,促使家長協助配合學校開展德育工作。要特別關心單親家庭、經濟困難家庭、留守兒童家庭、流動人口家庭的子女教育。

    教育部門和學校應採取積極措施,充分依靠共青團、婦聯、關工委、社區以及各種社會團體,並同所在地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部隊等建立固定聯絡,發動、協調社會力量支持和參與德育工作,建立完善學校與社會相互協作的社會教育網絡。要主動會同有關部門重點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治理,為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治安環境和社會環境。

    五、德育評價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評價由學校工作評價和學生品德評定兩方面組成。

    1. 學校工作評價

    各地教育部門應結合本地區教育實際情況,科學制訂德育工作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健全行業企業、用人單位、學生家長等深度參與的德育評價機制,定期對學校德育工作進行評價。德育工作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工作機構和隊伍建設情況、規章制度建設及執行情況、德育課開設情況及課程教學情況、黨團組織和學生會工作情況、社會實踐活動開展情況、校園文化建設情況、實訓實習期間的德育工作情況等。學校實施本大綱的情況應作為考核校長和學校工作的重要依據。

    學校要加強對德育課教學質量、其他課程德育滲透、班級德育工作、部門及教職工育人質量的考核評價,把德育工作實績作為對部門及教職工考核、職務聘任、表彰獎勵的重要內容。

    評價與創建相結合。通過創建先進學校、文明班級和評選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等活動,形成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對成績突出的學校、班級和個人要及時給予表彰獎勵。

    2. 學生品德評定

    要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行為表現,對每個學生做出客觀公正的品德評定。學校要把學生品德的評定情況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作為學生評優評獎等的重要依據,發揮品德評定對學生成長成才的積極引導作用。學校要結合行業和用人單位對從業者的職業素養要求,在德育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制定具體評定辦法。對實訓實習學生的品德評定應由學校和實訓實習單位共同完成。

    六、德育實施

    1. 組織管理

    各地教育部門應有明確的機構負責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應根據本大綱規定,結合本地區和不同類型學校的實際,制定本大綱實施細則,定期對本大綱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

    中等職業學校實行校長負責的德育工作管理體制。學校黨組織要發揮政治核心和監督保證作用,支持和協助校長做好德育工作。校長要把德育與其他各項工作結合起來,同部署、同檢查、同評估。要有一名校級領導分管德育工作。學校要建立貫徹實施本大綱的崗位責任制及考核獎勵辦法,明確各部門的育人責任,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2. 隊伍建設

    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嚴格隊伍選拔標準,優化隊伍結構,制訂班主任、德育課教師及其他德育工作者的培養培訓規劃,切實採取措施解決德育工作者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實際問題,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功能互補的德育工作隊伍。要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選聘好班主任,每班應至少配備一名班主任,可根據需要配備班主任助理,班主任工作計入教師基本工作量,學校績效工資分配要適當向班主任傾斜,教師高級崗位聘任應向優秀班主任傾斜。要充分發揮學校團組織和團幹部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3. 經費保障

    德育經費要列入預算。學校德育經費包括德育教學、管理和學生日常德育活動方面的經費。教學、管理經費包括德育課教學、德育課教師和德育工作者培訓、社會考察與調研、有關教研室的業務條件建設和圖書資料購置、德育科研經費等。日常德育活動經費包括對學生的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學生社會實踐、大型德育活動以及表彰獎勵等所需經費。要把德育活動場所、基地建設和德育設施、設備購置維修納入學校總體建設規劃,並從基本建設費和設備費中給予保證。

    4. 德育科研

    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把德育研究項目列入科研規劃,加強課題研究,定期開展學生思想道德狀況和德育工作調研,交流德育工作經驗,不斷提高研究和實際工作水平。要發揮教育科研機構和學術團體的作用,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研究。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應建立和完善德育研究成果的鑒定、獎勵、推廣機制。

責任編輯: 方圓震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