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物醫藥産業園落戶河北渤海新區見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1-20 16:22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從“不願離京”到“主動疏解”的嬗變
——北京生物醫藥産業園落戶河北渤海新區見聞

新華社北京1月20日電(記者 任衛東 孔祥鑫 陽娜)“協同創新,共贏未來”八個大字下,來自北京的22家醫藥企業代表手持紅色外皮的嶄新合同書,見證了期待已久的“一體化”時刻。19日上午,北京與河北簽訂京冀醫藥産業協同發展框架合作協議,由京冀兩地共建共管的北京生物醫藥産業園正式落戶河北滄州渤海新區。入駐該園的北京藥企將保留“京籍”。

長期難以割捨“北京造”政策、品牌與市場優勢的北京企業,開始成批地走上“主動疏解”之路。

企業之喜:告別京外建廠的“身份歧視”

“留京,諸多生産環節受限,空間資源緊張,已經無法發展;去外地辦廠,要在當地申報審批,還會失去‘北京藥’的品牌效應和部分首都市場。”北京四環科寶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建立一語道出北京産業疏解中的共同困惑。

記者在四環科寶、萬生藥業等首批簽約入駐滄州的北京知名藥企看到,在其原有的狹小廠區內,企業已經開足馬力,增産擴容的空間微乎其微。“企業從2008年至今産值增長了約20倍,現在最苦惱的不是增長速度能否創新高,而是在北京已沒有支持高速增長的生産空間。”北京萬生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河説。

“面對生物醫藥産業鏈的諸多環節在京發展受到制約,較多新藥産品難以落地和實現規模化生産等現實難題,在京外集中建設一個生物醫藥産業集聚區迫在眉睫。”北京市經信委主任張伯旭説。

2014年5月,北京市經信委聯合北京市食藥監局擬在天津、河北協作區域內選址建設北京生物醫藥專業園,北京市多次組織有意向的企業在津、冀地區調研,最終選定渤海新區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當地建廠必須在當地註冊和監管,以往這個政策始終沒能突破,絕大部分企業望而卻步。”北京市經信委副主任王穎光説,這個新産業園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思路建設,讓企業保留‘北京身份’的政策創新已徵得國家有關部門初步同意。

解決了身份“難題”,産業園迅速得到北京醫藥企業的積極響應。目前有入駐需求的企業達到47家,涵蓋北京市化藥企業中雙鶴、萬生、協和等一批規模大、實力強的重點企業。首批簽約入駐的22家企業,總投資達到61億元。

園區之新:京冀共同收穫多重“利好”

“對於北京,這個産業園既促進了産業疏解,又完善了生物醫藥産業鏈;對於渤海新區,一批北京企業入駐帶動了園區産業升級和就業;對於入駐企業,將擁有更大的生産空間和更低的生産成本。”河北工業大學京津冀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張貴説,一個産業園讓京冀兩地收穫了多重“利好”。

“此次合作有助於提升北京市高端品牌藥、獨家及大品種藥物的市場規模,提升‘京藥品牌’市場競爭力。”王穎光説,從長遠角度看,合作園區還將成為北京市即將上市的一批新藥品種落地轉化和規模化生産的重要承載空間。

記者在河北渤海新區調研時看到,為生物醫藥産業園規劃的6.1平方公里土地已經處於待供狀態,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全面啟動,5萬噸級的污水處理廠已經投入使用,固體廢物燃燒填埋場全面開工,新建了學校、醫院、文體設施……用滄州市委副書記,渤海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丁繡峰的話説:“整個園區萬事俱備,歡迎越來越多的北京醫藥企業入駐!”

“北京企業都有‘戀京情結’,我們以往的招商效果都不理想。”河北渤海新區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黨組書記張召堂説,如今,政府間統一組織對接,企業深入創新洽談,再加上政策創新的東風,讓一切發生了改變。

協同之路:政策創新成重要杠桿

“京津冀産業平衡佈局雷聲大雨點小,一直步伐緩慢。北京生物醫藥産業園的政策創新,不失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現實路徑選擇。”張貴表示,當前京津冀三地在科技研發實力、資源環境稟賦、基礎設施條件、甚至無形的品牌效應等方面尚不平衡,讓企業保留北京身份確實可以在短時間內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進程。

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指出,北京生物醫藥産業園打破了政策創新的瓶頸和“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將優惠政策延伸到屬地之外並將政策創新作為撬動協同發展的“重要杠桿”,引導了企業探索模式創新和業態創新。

“京冀生物醫藥産業協同發展不是簡單的搬遷和轉移,而是北京創新資源的外溢,同時為京津冀下一步産業協同發展開了一個好頭。朱宏任説,這個産業園的很多經驗值得研究借鑒,甚至可以廣泛地應用在東部産業向中西部轉移的相關工作中。

責任編輯: 戚軒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