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三無”小區政府做主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1-22 19:08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武漢1月22日電(記者袁志國)養雞棚、菜地、垃圾堆、臭水溝……這幅小區景象讓居民張獻忠直抱怨:“與發展形勢相比,我們的環境倒退了。”

    老張是湖北省襄陽市原食品總公司的職工,2007年企業改制後,這個家屬院便沒了“主”。雖然小區就位於中心城區,但樓棟間的空地被“開荒”了,門球場裏搞起了養殖,無主的角落堆滿垃圾。在這裡居住近40年的老張心裏堵得慌:“一直盼著有人管一管,但誰管呢?單位不在了,物業費也收不上來。”

    多年的“盼”,今年終於有了結果。近日,襄江社區黨支部書記張秀清告訴他,這個家屬院已經列入了襄陽市政府今年的“三無”小區整治計劃。聽到這個消息,老張笑了起來:“改造好,改造能給我們新的氣象,新的感覺。”

    據介紹,由於企業改制、破産或總部遷走等各種歷史原因,襄陽市城區多年來積累下一大批無主管單位、無物業管理、無基礎設施配套的“三無”小區。但這究竟是一本多大的“舊賬”,沒有人知道。

    2013年下半年,襄陽市委領導在走訪居民的過程中,聽到群眾反映小區沒有人管,臟、亂、差由來已久,多年得不到解決,大家意見很大。經過初步調查,統計出來的數字是300多個,後來進一步深入排查,最後鎖定為510個,涉及54920戶、14.3萬居民。

    襄陽市很快推出“三無”小區整治計劃,並將其作為“三年民生計劃”的主要內容之一。在整治過程中,數千名幹部走出機關,深入“三無”小區幫助群眾拆除亂搭亂建,清理城市“牛皮癬”,清除房前屋後雜物;同時,通過市政府“以獎代補”政策、市直單位幫扶、區政府建立整治專項資金等方式,為小區完善硬體設施;此外,通過政策規範和臨時過渡補貼,為小區建立起長效物業管理機制。

    2014年,325個“三無”小區的整治任務已經完成,今年將繼續整治剩下的185個小區。

    三元小區是上世紀90年代的一個安居工程,因為物業費收不上來,慢慢成了“三無”小區。記者在這裡看到,小區的整治還沒有結束,一塊空地上幾個工人正在挖溝,污泥堆滿兩旁。代家臺社區黨支部書記安紅波説,這是正在做下水道工程。據他介紹,目前小區已完成了樓頂防水、墻體美化粉刷、防盜網除銹、路燈及監控設備安裝等工程,下一步硬化路面後整治就基本結束,市、區及幫扶單位籌資300多萬元。

    政府做“主”帶來的變化,讓70歲的鄒文斌喜笑顏開:“過去小區裏各種線亂搭,像蜘蛛網一樣,菜地不少,垃圾遍地,小偷猖獗,在外地工作回家過年的孩子寧願住賓館也不住家裏,嫌這太亂、環境差。政府關心民生,讓我們這裡煥然一新,有了新家園的感覺。春節一家人肯定可以在一起開心過年了。”

責任編輯: 王驍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