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極中山站1月28日電(記者 白陽)每當走過中山站的樓梯間,總能不經意在墻角看到一隻捧著“為環保,為南極”標語的小企鵝。它是中山站的垃圾分類標誌。隊員們每天都要將自己的垃圾按食品、紙和塑料、金屬和陶瓷以及危險品進行分類回收。 素有“地球上最後一片凈土”之稱的南極大陸擁有一個獨特而脆弱的生態系統,隨著人類在南極活動版圖不斷拓展,如何避免污染、維護原生態的極地環境,成為各國南極科考活動的當務之急。 1991年通過的《關於環境保護的南極條約議定書》從“南極環境評估”、“南極動植物保護”、“南極廢物處理與管理”、“防止海洋污染”和“南極特別保護區”五個方面,對各國南極科考活動作出了嚴格規定,特別強調各締約國要對固體廢棄物、食品廢棄物、化學藥品廢棄物及可燃性廢棄物採取不同處理方式,以免對脆弱的南極環境造成損害。 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隊隊員、國家海洋局極地辦行政秘書盧成説,我國極地科考活動歷來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問題,所有考察項目在開展之前都要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和監測;長城站和中山站均建立了先進的廢物、污水處理系統,及時處理站上産生的垃圾;考察隊員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有嚴格的環保要求,如首選可降解材料、不使用含有磷等有毒成分的清潔用品等。 據了解,中山站每天的值日隊員都會將站上的食物、紙類等可燃性垃圾送到廢物處理設施中進行燃燒處理,而金屬、玻璃等不可降解的垃圾則被壓碎封箱,等待“雪龍”號來到中山站時再統一運回國內。 負責垃圾處理工作的中山站越冬隊隊員王剛毅説,中山站的這套廢物處理系統由焚燒爐、換熱器和除塵器三部分組成,其設計充分體現了節能理念。夏季,站上人員較多,垃圾焚燒工作量較大,一般2天左右就要焚燒一次,每次焚燒需要6、7個小時;進入冬季,中山站産生的垃圾將大幅減少。垃圾焚燒後産生的爐灰也不能隨意傾倒,需及時封箱處理,屆時隨“雪龍”號一同運回國內。 記者在中山站污水處理棟看到,一條大水管正源源不斷地向棟內的小池子排放著污水,一個形似水車的機械正在水中快速運轉。王剛毅告訴記者,這個“金屬水車”叫做“回轉式機械格柵”,它正是利用水車原理,對污水中較大的雜物進行過濾;經過初次過濾的污水再通過一道“毛髮過濾器”後,流入生物反應池;反應池內含有特殊藥物,可對污水進行生物降解,並用紫外線對污水充分消毒。 他説,經過這幾道程序處理後,站上産生的污水已完全達到相關條約要求的排放標準,最終將通過管道排入大海。 盧成説,中國自1983年加入南極條約組織以來,一直積極履行環保義務,每期考察隊都會設立“環境官員”負責監督檢查極地環境狀況。“在中國南極人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除了腳印,不留下任何東西;除了記憶,不帶走任何東西。這是我們的理念,更是我們一以貫之的行為準則。”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