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8日電(記者 陳煒偉、王優玲)2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鐵路、核電等中國裝備“走出去”,推進國際産能合作。分析認為,促進重大裝備和優勢産能“走出去”,是我國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實現出口升級、産業升級的重要舉措。 重大裝備“走出去”近來已被多次提及。2014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大金融支持企業“走出去”力度,護航中國企業、中國裝備走向世界。在多個國際場合,國家領導人也在推動中國裝備和技術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 我國為何高度重視重大裝備“走出去”?2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促進我國重大裝備和優勢産能“走出去”,開展産能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不僅是擴大國際投資經貿合作的重要機遇,可以形成新的外貿增長點,也是國內産業優化升級的重要抓手。 在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王志樂看來,推動中國裝備和優勢産能“走出去”的核心理念,就是構建互利共贏的全球價值鏈。他説,近年來,全球經濟已經出現了全球價值鏈的新現象,跨國公司向全球公司轉變,把原有的企業價值鏈延伸到全球,形成了全球産業鏈,更好地開發、整合和利用各種資源。 從國內産業發展看,我國在高鐵、核電等領域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國際競爭力,“走出去”是産業發展的階段特徵和必然需求。以高鐵為例,中國目前已經擁有世界先進的高鐵集成技術、施工技術、裝備製造技術和運營管理技術。目前中國正與美國、俄羅斯、巴西、泰國在內的28個國家洽談高鐵合作項目,與俄羅斯和泰國已經簽署了高鐵合作意向書。 推動裝備和優勢産能“走出去”也是打造外貿新動力的迫切需要。據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鄭躍聲介紹,儘管當前我國出口競爭優勢依然存在,但比較成本優勢正在發生變化,包括勞動力、融資等經營成本持續上升,資源環境的約束加大,我國傳統的産業競爭優勢在削弱。 與此同時,裝備製造業正逐漸成為我國出口的重要增長點。2014年,鐵路機車、通信設備出口增速超過10%。 專家分析,在這種背景下,要以中國裝備“走出去”為突破口來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同時推動更多高附加值的中國製造、中國標準到國際市場競爭,促進國際産能合作,以此實現出口升級和産業升級。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支持企業利用國內裝備在境外建設上下游配套的生産線,實現産品、技術和合規標準“走出去”;支持企業境外並購、建立海外研發中心等,提高跨國經營能力;加強境外投資監管,規範企業經營秩序,堅決防止惡性競爭;注重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帶動當地就業,加強人員培訓,做好後續服務。 “這些措施都非常有針對性。中國正從投資輸入國變成投資輸出國,必須儘快轉變思維。”王志樂説,中國企業不僅要整合國內資源,也要參與整合全球市場資源。“走出去”必須堅持政府推動、企業主導,只有兼顧企業自身發展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構建互利共贏格局,才能把我國優勢産能和裝備打造成國家新“名片”。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