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信號”獲市場認同 未來繼續降準可能性大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2-05 20:27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字體: 打印本頁

    中國人民銀行2月4日晚宣佈自2012年5月以來首次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並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額外定向降準。此舉被視為“久旱甘霖”,更被解讀為“放鬆信號”,獲得不少機構和分析人士認同。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降準有利於保持市場流動性充足,並通過增加信貸供應帶動社會融資成本下行。

    “從利率市場化推進、存款增速放緩、社會融資成本居高不下的大背景看,降準也是減緩銀行存款壓力、降低負債成本、從而促進貸款市場利率下降的合理政策選擇。”

    連平粗略估算,此次降准將會釋放近7000億元資金,將有力緩解市場流動性緊張,促進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充裕。這一數字比另一些機構估計略高,有分析師認為,此次降準釋放的資金在4000億元人民幣左右。

    中信建投首席宏觀分析師黃文濤則更為樂觀,他認為,此次央行降準幅度超預期,或將釋放8000億元人民幣左右資金。

    黃文濤認為,降準除了可以一次性釋放出深度資金外,作為一種明確的放鬆信號,將大幅改善當前市場資金的預期。“降準兌現,資金利率將順勢下行。”

    中國國際金融公司固定收益部執行總經理張繼強則直言,“不應問為何降準,要問為何此前遲遲不降準”。他認為,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大增、通縮風險抬頭、外匯佔款系統性減少的背景下,降準是宏觀逆向調控的理性選擇。

    “無需否認,降準具有對衝意味,但釋放的低價長期資金遠非定向工具所能比,對股市、債市都是利好。”

    連平分析認為,此次降準的直接、主要原因是人民幣貶值壓力下資本流出增多、外匯佔款下降,加上節前資金需求上升,令市場資金趨緊。而定向降準,則體現了結構性支持、定向調整的意圖,以增強對薄弱經濟環節的金融支持。

    談及未來,連平認為,未來仍有可能繼續降準,短期內降息的可能性不大。預計準備金率還有1-2次、每次0.5個百分點的下降,發生在上半年的可能性較大。下半年,隨著穩增長政策效果進一步顯現、房地産市場企穩、中國經濟轉好,資本流出和人民幣貶值壓力有所緩解,準備金率下調的壓力也隨之減輕。

    中金公司首席利率分析師陳建恒也認為,預計此次降準的效果是明顯的,有助於改善資金供需關係。“不過,我們並不認為一次降準足夠,央行的放鬆需要繼續加碼。因此,這次降準絕對不是年內央行最後一次大力放鬆。”(記者 魏晞)

責任編輯: 李平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