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資入臺 為何越走越慢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2-10 07:31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體: 打印本頁

    台灣“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簡稱“投審會”)日前公佈2014年陸資入臺投資情況,共核準項目136個,比2013年減少1.45%;投(增)資金額3.3億美元,不但比2013年減少4.25%,甚至低於2012年,顯示陸資入臺腳步放緩。

    服貿延宕,影響陸資入臺信心

    陸資入臺走過的歷程可用“道阻且長”來形容。早在上世紀90年代,大陸就開放臺商投資。台灣當局直到2009年6月才開放陸資入臺,首批開放192個項目;2010年5月,再開放銀行、證券、期貨等12個項目;2011年1月、3月,配合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期收穫計劃上路,第三波又開放了43項,累計開放247個項目。此後,多次傳出將要開放第四波陸資,但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在台灣,陸資不如外資。”中國機電商會台北辦事處主任李榮民説。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去年初曾公佈2014貿易障礙報告。報告指出,在衛星電視廣播服務、輸配電、管道天然氣、高速鐵路等領域,台灣規定外資投資比例最高為49%,而上述行業禁止中國大陸投資。港埠設施等外資持股沒有比例限制,但陸資最高只能持股49.99%,且限定為BOT項目。

    李榮民介紹,“因為開放領域不多,審批手續繁瑣,陸資對台灣情況不熟,陸資入臺在2009年、2010年之間很少。到2011年底,累計只有二三億美元的投資規模。2012年以後,陸資入臺才出現小高潮,每年投資額有三四億美元。”

    2014年陸資投資規模下滑到2012年水平,與此同時,根據“投審會”統計,2014年台灣核準的僑資及外資項目為3577件,較上年增加11.57%;投(增)資金額計57.7億美元,較上年增加16.96%。

    李榮民認為,“原來以為ECFA簽署後,服貿協議、貨貿協議(即兩岸貨物貿易協議)能為兩岸投資者帶來更好的機會,不料,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進程受阻,影響投資者積極性”,當然,“台灣市場有限,大陸企業也不可能大規模投資”。

    台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則直言,“去年反服貿風波,導致服貿協議、貨貿協議延宕,無法按兩會商談的進程完成,影響陸資來臺的意願。尤其服貿協議被説成‘不公不義’,影響大陸民眾對台灣的觀感和信心,陸資來台下降是理所當然。”

    管理收緊,增加陸資在颱風險

    實際上,在臺陸企備感壓力,時間要早于2014年3月那場“反服貿風波”。

    2013年11月14日,臺“經濟部”發佈“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修正案,不但增修“政治、社會、文化上具有敏感性或影響‘國家’安全”的撤銷或廢止投資條款,更規定: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可定期調查投資人的經營情況或活動,命投資人提供財務報表、股東名簿及其他指定數據。2014年4月,“投審會”便宣佈,在原有19人的基礎上,增加一位新委員——“國安局”副局長。名義是對外資、陸資來臺投資都加強管理,實質是針對陸資。

    到2014年6月,另一份所謂“大陸地區之營利事業在臺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許可辦法”修正草案,將用來接洽業務的辦事處也納入嚴管。這份草案規定陸資在臺設立的辦事處,從第二年起,每會計年度開始,要向主管機關提交工作計劃書和經費預算;年終結束要向主管機關提交工作報告書和經費決算。不僅如此,主管機關必要時,可隨時命陸企在臺辦事處申報在臺工作報告,或調查其在臺業務。

    當時,便有當地投行法律主管對媒體表示,這一條款簡直不可思議。因為辦事處不涉及營利,多半隻是處理聯絡、報價和簽約等事宜,這些內容本身就涉及應被保護的商業機密。如果主管機關要求陸企辦事處披露工作報告書,等於是把在臺商業活動昭告天下。

    儘管爭議不少,這份修正草案還是在2014年12月安然通過。有人解釋,這是台灣行政部門為使兩岸服貿協議儘早通關設下的策略佈局。但如此嚴格管理,服貿協議能否通關還不清楚,陸企辦事處平添困擾卻是確鑿無疑。

    不僅如此,陸企在臺人員也遭遇從嚴管理。從去年開始,陸企駐臺高管或技術人員申請入臺,原本只要“移民署”和“經濟部”同意,赴臺簽注只需5天;改為需多部門匯整意見,動輒1個月才能辦完。

    台灣對陸企駐臺人員原本就十分嚴格,陸企投資金額20萬美元以上,才可申請2人來臺;投資額每增加50萬美元,可增1人;最多不能超過7人。他們只能獲得一年有效的許可證。最不可思議的是另一項規定,第二年起,在臺陸企只有公司營業額達到新台幣1000萬元以上,駐臺大陸籍主管才能重新申請換證。據此,如果業績不佳,營業額未達標,老闆可能還沒説什麼,陸方主管先要被驅逐出境了。

    深耕市場,在臺陸企低調積極

    生意場向來講究“和氣生財”,在臺陸企高管多不願對最近的“從嚴”表達意見。實際上,在臺陸企雖然很少見諸台灣媒體,他們不但積極深耕台灣市場,更注重與當地社會的和諧相處和共同成長。

    揚州冶春淮揚美食股份有限公司5年前落戶台北。5年來,冶春台北店每年營收以20%以上的增幅成長。台北美食如林,冶春台北店負責人申濱介紹,冶春一方面凸顯淮揚特色;另一方面也做了不少在地化融合。比如,在不失傳統情況下,減油、減鹽、減糖,貼近台灣口味。冶春台北店除了6位揚州大廚,還聘請了7位台灣廚師。冶春的廚房如同兩岸廚藝的交流平臺,讓台灣廚師學習淮揚菜做法,揚州大廚也向他們學做台灣菜,冶春的菜單上也有三杯雞、檸檬烤魚等台灣菜。今年,他們還準備送兩位台灣師傅到揚州學習。

    燕京愛之味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雇傭了15位台灣籍業務員。在臺銷售經理吳凱介紹,在同業中,燕京愛之味的薪水算比較高,更重要的是他們希望員工可與公司共同成長。除了不定期福利,還會組織員工到北京旅遊等活動。像燕京愛之味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2014年1月底的一份統計顯示,陸企駐臺的工作人員及眷屬共計264人。與此同時,陸企雇傭台灣籍員工人數達到9624人。

    中鋼集團在臺設立的中國金貿公司總經理劉益森就是台灣本地人。劉益森介紹,公司進口焦炭、煤等原材料賣給台灣鋼廠,再把台灣生産的鋼材借助中鋼集團在全球的18個分公司,賣到歐洲、東南亞、俄羅斯等地,每年銷售量有七八千噸。劉益森説,有人問他為何不從大陸進口鋼材到台灣?他認為,如果這樣,便會與台灣鋼廠形成競爭關係。與大陸企業相比,台灣鋼廠産能小,但內部管理健全,國際化程度高。他們以台灣鋼廠為客戶,可以讓台灣鋼廠與大陸鋼鐵企業各有定位、有所區隔,形成合作關係,更能創造雙贏。

    “我們剛進來的時候,一些台灣同業也很擔心。從經濟規模看,我們的確是巨無霸。”中國建設銀行台北分行2013年成立,行長李國夫介紹,分行設立一年多來,跟産學經各界的互動中,島內同業的疑慮在慢慢消除。李國夫認為,台灣要建人民幣離岸市場,陸資銀行不能缺席。兩岸年貿易總額近2000億美元,其中台灣有鉅額順差。台灣民眾手中也持有許多人民幣。目前台灣人民幣存款已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離岸資金池最好能回到大陸去,但目前台灣人民幣回流途徑比較有限。在促進人民幣回流方面,陸資銀行的優勢不能替代。“陸資可以跟台資一起成長,共同壯大台灣市場。”李國夫表示。

責任編輯: 馬路平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