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吹倒黃連樹”
——來自“中國扶貧第一村”的脫貧調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2-14 14:40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福州2月14日電 春節近了,年味越來越濃了。福鼎市磻溪鎮赤溪村的長安新街上人來車往,白墻黛瓦的街面挂起一長溜喜慶的大紅燈籠,獨具特色的畬家剪紙貼滿門窗,身著“鳳凰裝”的畬家婦女正向外來客人熱情推銷著白茶、葫雕等特色産品…… 

而30年前回放的畫面卻是:作為福建寧德地區為數眾多的畬族村落之一,當時赤溪村是聞名全國的窮苦之地,群眾過著“家家竹木屋、頓頓揭鍋難”的艱辛生活。

説起拔掉窮根奔小康的歷程,畬族鄉親們用“東風吹倒黃連樹”的歌詞作答。他們説,是扶貧扶起現在的新生活,扶起畬家人的鬥志和信心。

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力量,讓畬鄉發生巨變?到底經歷怎樣的路程,讓畬家人臉上綻放出笑容。近日,記者來到赤溪村,和村民們一道吃住,一同爬山路,尋找答案。

山中歲月苦扶貧行路難

昔日特困下山溪、山高路險鳥跡稀;早出調柴換油鹽,晚歸家門日落西。——赤溪民謠

“要是有現在的路,她肯定能撿回一條命。”提起亡妻,69歲的畬族村民李先如眼泛淚光。40多年前的一個深夜,在下山溪自然村的一間茅草屋內,李先如眼睜睜看著妻子因難産不及送醫而撒手人寰。從此,他未再娶。

第一次,李先如如此強烈地希望離開這三百年來祖輩賴以為生的大山。“住茅草屋,點煤油燈,吃地瓜配野菜,天是窄的,路是陡的,日子是熬的。”想起過去山中歲月,李先如不住地搖頭嘆息。

在李先如的侄兒李乃松的陪同下,沿著山高林密、怪石嶙峋的小路走了一個半小時,記者來到李先如20年前搬離的老家下山溪自然村,一個“挂”在半山腰上的小寨子。

用柴刀劈開旺密的灌木和茅草,曾經的石頭墻、土灶臺突兀而出,宛如一處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遺址。李乃松説,這裡曾經有個簡陋教學點,一位民辦老師,自己上了三年學後老師走了,他只好每天來回步行4個多小時到山下的赤溪小學讀書。

全家沒有一隻像樣的碗,鍋裏只有熬得發黑的野菜,十七八歲的大姑娘連件遮體的衣服都沒有……1984年,時任福鼎市委報道組組長的王紹據第一次走進赤溪村,許多畬族貧困家庭的日常景象讓他忍不住掉淚。

王紹據把了解到的真實情況投書媒體,引起全國轟動。一位省領導看到報道後撂下話:此事處理不好,我愧對父老鄉親。

赤溪村30年的艱辛扶貧歷史由此開篇,同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關於幫助貧困地區儘快改變面貌的通知》,全國性的扶貧攻堅工作拉開序幕。赤溪村也因此得名“中國扶貧第一村”。

“扶貧是天大的好事,更是天大的難事。”福鼎市扶貧辦主任滕建軍説,為拔掉赤溪村的窮根,當時省市縣鄉各級政府都想了很多辦法,可給村民免費送杉木,只見種苗,不見成材;免費送山羊和兔子,山茅草硬得連山羊吃著都滿嘴冒血泡,養著養著就成了下酒菜。

“投入了數十萬元的資金,但救助性幫扶無法解決‘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根本問題。”磻溪鎮黨委書記鄭晉生説,就地扶貧開發有局限性,加上基礎設施改善和老百姓思想觀念跟不上,赤溪村早期擺脫貧困的步子一直邁不開、走不快。

畬漢一家親共築“長安”夢

落嶺過少上嶺多,擔柴挾竹腰背駝,忖要發財投無路,歌是眼淚淚是歌。——畬族老山歌

“我們‘山哈’窮就窮在山上、窮在路上。”58歲的下山溪畬族村民雷程祖説。窮得娶不上媳婦,1984年他和村裏幾個小夥子不得不走出大山過上“倒插門”的生活。

像雷程祖家一樣,1995年以前,赤溪村400多戶近2000人,散居在14個自然村中,其中800多名畬族群眾大多生活在山高溪深的偏遠地方,生産生活條件惡劣。

1994年,當地創造性提出“整體搬遷”,這是畬族村民改變命運的真正開始。1995年5月,下山溪22戶畬族群眾成為全省第一批整村搬遷的農戶。此後的20年來,12個自然村350多戶畬族群眾陸續遷至赤溪行政村所在地。

“當時下山建房就像做夢一樣,從地基到房樑,一戶只出80根木頭,其他材料都是政府出錢。”李先如説,搬家時,他父子倆高興得一晚上沒睡著。新居落成,雷程祖也告別了10餘年的上門女婿生活,回村發展。

畬族鄉親下山定居並非一帆風順。赤溪村老支書黃國來回憶説,當時有些人抱著“一代人吃一代飯,一處鳥吃一處蟲”的舊觀念不願搬,幹部只能苦口婆心地勸;而為了讓山下的村民讓出建房用地,村裏曾連開6天6夜的思想動員會。

“當時把搬遷戶聚集的這條街命名為長安新街,就是希望住在這裡的1500多名漢族和畬族群眾能夠和諧共處、長居久安。”黃國來説。

滕建軍説,整村搬遷實現了人口聚集,促進了民族融合,是扶貧方式從‘輸血’到‘換血’的重大轉變,為赤溪村摘掉窮帽子奠定堅實的基礎。

伴隨著居住條件的改善,赤溪村聯結外部世界的道路也越走越寬,好山好水也開始顯露旅遊價值。在當地投資開發旅遊的萬博華公司董事長莊慶彬説,2014年到赤溪及周邊景區的遊客達到14萬人次,旺季時在旅遊公司務工的村民有600多人。

44歲的畬族村民李志賢是村裏最早跑運輸的“活絡人”,他承包的5輛客運中巴車旺季時每天奔忙在不同景區之間,一年下來收入近200萬元。

“過去村民撐竹排運物資是迫不得已,現在撐竹排一趟下來能收入近200元,成了讓人羨慕的生財手藝。”赤溪村黨支部書記杜家住説。

一業興帶動百家富,目前赤溪村收入穩定在10萬元以上的家庭已超過150戶,其中旅遊業貢獻佔了大頭。

輸血又造血扶貧更扶志

畬山升起新太陽,春筍上聯竹葉香,東風吹倒黃連樹,幸福花開萬年長。——畬族新民歌《一顆紅心一籮歌》

“政策再好,還要靠家家戶戶自己努力。”畬族村民鐘爾釗説,去年果子長勢好,10畝紅心柚賣了10多萬元,這讓老鐘更加堅定了“人勤地不懶”的信念。

滕建軍説,扶貧更要扶志,輸血更要造血。近年來,隨著赤溪村特色山區農業和旅遊業的發展,村民越來越認識到“要錢要物不如要項目要發展”,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以前大大增強,眼光也看得更遠了。

拒絕來錢快卻影響生態的小水電項目、以土地入股形式成立旅遊專業合作社、村容村貌逐漸告別臟亂差、外出求學的孩子越來越多……這些變化讓幹了16年村主要幹部的黃國來喜在心裏:“經濟搞上去了,大家的思想觀念也跟著進步了。”

福鼎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藍承峰告訴記者,因為長期的閉塞窮困生活,一些畬族同胞下山定居後仍有自卑感,不好意思穿民族服飾,年輕一輩不太願意講畬語,民族文化傳承遇到困難。

“近年來,隨著政府對畬族文化的保護和宣傳力度加大,加上旅遊産業的興盛,畬歌畬舞有了更多用武之地,畬族老百姓的自尊心和自信力也提升了。”藍承峰説。

“新樓陽臺金閃閃,車路修到畬村上”“畬家改窮換富帽,通水通話點電燈”,站在窗明几淨的家門前,1998年落戶長安新街畬族老漢李信珠張口就來了幾段畬歌。李信珠説,自家專門做福鼎白茶茶青的購銷生意,隨著交通改善和遊客增多,坐在家門口一年下來就有好幾萬元的收入,這樣的好事以前根本不敢想。

福鼎市農業局下派幹部、赤溪村第一書記王純華説,赤溪村原先外出打工的人口多,除了過年,平時難見熱鬧。現在村裏資源活、産業興、機會多,三分之二的年輕人選擇回村就業創業,財氣、人氣都旺盛起來。

王純華向記者展示一組赤溪村30年來的數字變化:2014年,人均收入11674元,是1984年的70.3倍;通村公路從無到有,目前里程已達57.4公里;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群眾佔總人口15%。

寧德市委書記廖小軍説,從普遍貧困到初步小康,赤溪村30年來的發展變化,得益於黨的好政策、好機制,更是當地幹部群眾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結果。未來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扶貧攻堅,就是要堅持和弘揚這種“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的精神。(記者孟昭麗、涂洪長、項開來、陳旺、張逸之)

責任編輯: 周楠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