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2-15 14:18 來源: 發展改革委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中央成立了高層次的改革領導機構,改革的領導體制、決策體制、推進機制、工作方式更加健全完善,更加適合新時期改革攻堅的要求。一年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改革呈現出全面播種、次第開花的生動景象。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出臺了一批帶有頂層設計性質的改革方案,一些關係全局的重要改革取得突破;取消和下放了一大批行政審批事項,圍繞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重要改革取得突破;啟動實施了一批重大改革試點,在一些影響深遠的改革領域先行先試取得了突破。經濟體制改革的持續推進,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注入了活力和動力。

    一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大力度推進,有力激發了市場活力。新一屆政府把簡政放權作為開門第一件大事,以行政體制改革推進政府自身革命。在投資和生産經營領域,2014年又取消和下放247項行政審批事項,同時著力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公佈了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清單,建立了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出臺了清理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決定和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進,註冊資本由“實繳制”改為“認繳制”,審批程序由“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有效降低了創業成本,極大激發了社會投資創業熱情。

    二是國有企業改革穩步推進,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不斷增強。深入研究國有企業、國有資産管理體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非國有資本參股國有企業投資項目以及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等改革方案。出臺了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意見。積極推進中央企業重組,鐵塔公司掛牌成立,中糧集團和華孚集團、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啟動重組。有序推進央企建設規範董事會,新增22家企業納入規範董事會建設試點範圍。啟動央企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以及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整體試點。

    三是投融資體制改革實現新突破,企業投資主體地位進一步確立。項目核準制度改革邁出重要步伐。再次修訂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又取消15項、下放23項核準事項,中央層面核準項目兩年累計減少76%。外商投資項目由全面核準改為普遍備案和有限核準相結合,實行備案管理的超過95%。除特殊情況外,境外投資項目全部取消核準改為備案,並開通網上備案系統。落實鼓勵引導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推出了80個鼓勵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投資參與建設營運的示範項目。制定實施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出臺精簡審批事項規範仲介服務實行企業投資項目網上並聯核準制度的工作方案。

    四是財稅體制改革紮實推進,有效促進了經濟結構調整。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制定實施。新預算法修訂通過。中央國有資本收益收取比例提高了5個百分點,更多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在10個省區市開展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試點。專項轉移支付項目較上年壓縮1/3。煤炭資源稅由從量計徵改為從價計徵。營改增擴圍到鐵路運輸、郵政、電信等行業。調整了成品油等部分産品消費稅。完善了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和固定資産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

    五是金融體制改革持續深化,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發展。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金融機構存款利率上浮區間擴大、期限檔次簡化。擴大同業存單發行主體範圍,在上海市轄區內放開了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拓寬,雙向浮動彈性明顯增強。擴大金融機構對內對外開放,5家民營銀行獲准籌建。出臺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全面推進創業板市場改革,推動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啟動優先股試點、股票市場“滬港通”試點等,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試點擴大至全國。

    六是資源性産品等價格改革深入推進,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進一步健全。放開了低價藥品、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電信資費等50項商品和服務價格。鐵路貨運價格由政府定價改為政府指導價、實行上限管理。國內航線旅客運輸基準票價由政府定價改為航空公司根據政府制定的定價規則自行定價。新疆棉花、東北和內蒙古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啟動。在深圳市和內蒙古西部電網開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推行居民生活用水、用氣階梯價格,調整了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氣價格。

    七是城鎮化和統籌城鄉相關改革穩步推開,為新型城鎮化建設創造了良好制度環境。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及戶籍制度改革、“三個1億人”實施方案等配套政策出臺實施,包括2個省和62個城市(鎮)的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啟動,城市規模劃分標準優化調整。選擇28個市縣啟動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多規合一”試點。開展了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産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審慎穩妥推進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30%的農村承包耕地實現流轉。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範圍擴大到全國1611個縣(市、區)。

    八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取得重要突破,發揮了以開放促改革的良好成效。出臺了新形勢下支持外貿穩定增長和加強進口的政策措施。穩步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推出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商事登記、海關質檢便利化、辦稅一網通等制度安排,修訂發佈2014年外商投資負面清單,試點已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經驗。在廣東、天津、福建特定區域再設三個自由貿易園區。“一帶一路”戰略開始實施,相關總體規劃編制完成。完成《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修訂。利用外資質量提升、結構優化,全年非金融類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196億美元,增長1.7%,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比重提升到55.4%。“走出去”體制繼續完善,全年非金融類境外直接投資1029億美元,增長14.1%。

    九是社會事業領域改革繼續深化,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化安排日趨完善。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出臺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意見、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進一步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覆蓋到50%以上的縣(市),新增第二批國家聯絡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17個。全國普遍啟動實施“單獨兩孩”政策。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出臺實施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全面推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出臺實施。公共租賃住房和廉租住房實現並軌運行。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指導意見出臺,並在中央和國家機關率先實施。

    十是生態文明制度改革紮實推進,為建設美麗中國完善了制度保障。出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建立全國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實機制實施方案,完成國家碳排放權交易登記註冊系統軟硬體系統建設。出臺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大力推進污染防治區域聯動,推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珠三角分別建立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出臺進一步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出臺關於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出臺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方案,啟動水資源使用權確權登記、水權交易流轉和水權制度建設等試點。出臺不動産登記暫行條例,啟動實施不動産統一登記制度。

    2014年,經濟體制改革力度大、成果多、效果好,取得了積極成效。一是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簡政放權、放管結合的一系列改革舉措,營造了讓創新活力充分迸發的市場和制度環境,實體經濟、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空間更加寬廣,市場活力得到了進一步釋放和激發,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超過1100萬家,帶動了大量就業,形成了新的創業就業浪潮。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二是有力促進了結構調整。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動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1.2%,超過資本形成貢獻率。第三産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48.2%,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1%。區域發展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單位GDP能耗下降4.8%。三是進一步改善了民生。改革直面民生訴求,在民生領域不斷推出新舉措。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超過經濟增速。經濟下行壓力雖然加大,但就業再創新高,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22萬人。各類社會保障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改革成果更廣泛更直接惠及人民群眾。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圍繞解決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推進改革,推出既具有年度特點、又有利於長遠制度安排的改革舉措。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2015年經濟體制改革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新特點和各方面趨勢性變化,以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為核心,以政府自身改革帶動重要領域改革,抓好已經出臺的改革方案落地實施,積極推出年度經濟體制改革新舉措,進一步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使改革新紅利轉化為發展新動能。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更加積極主動地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一方面,完成好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改革任務;另一方面,更加積極穩妥地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更大力度地轉變職能、更大幅度地簡政放權,努力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

責任編輯: 林巧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