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地方政府扶持小微企業
返鄉農民創業致富

2015-02-25 10:48 來源: 重慶日報
【字體: 打印

春節期間當大多數人都放假休息時,肖章均可沒法閒下來。由於許多員工都回家了,他只有親自上陣,穿梭于縣城各個餐館和居民區之間送貨。

43歲的肖章均是重慶市梁平縣人,經營著他與別人合辦的天農八部農業科技公司。這個公司的主要業務是通過基於互聯網的電子商務平臺銷售梁平當地的柚子等農副特産。

重慶市是中國一個主要的勞動力輸出地。近年來,得益於當地政府對微型企業發展的有力扶持,許多曾經外出打工的農民工逐漸返鄉,在家鄉創業致富。

春節期間,柚子的銷售基本接近尾聲,但還有原生黑雞等農副産品需要銷售。春節期間許多物流都不送貨了,外地的沒法發貨,肖章均就在梁平縣城裏開車送貨。他還要跟農戶繼續溝通,達成新一年的供貨協議。

肖章均只有中專文化,很早就去廣東打工。後來到成都開了一個科技公司。每次從成都回家,發現父老鄉親為農産品銷售發愁;到了成都,發現市民為購買土特産品發愁,擔心農藥殘留量和添加劑含量超標。

如何在買賣雙方中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肖章均的企業開始轉型,從經營電子産品到經營農産品。2010年他回到家鄉,與朋友開辦了這家公司。他開發電子溯源系統,通過電子芯片植入,讓黑雞、梁平柚有了“電子身份證”,客戶掃描獲取産品信息買到放心産品。如今,原生黑雞帶動了超過3000戶養殖農戶實現增收致富。

2014年,天農八部公司銷售了1.2萬噸梁平柚,銷售額超過6000萬元,同時還打造了一個佔地300多畝的創意農業園。

在重慶,像肖章均這樣的創業典型還有不少。37歲的譚天勝之前在廣東務工,2010年在家鄉梁平縣設立了天勝電子元件廠,生産微型變壓器、計算機配件等産品。經過短短四年時間,員工人數從3人發展到了200余人,年純利潤200萬元。

譚天勝説,他之所以回來,完全是聽説了重慶當地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企業設立時註冊資金只有10萬元,政府提供的3.7萬元補助資金和銀行提供的15萬元政府貼息貸款,是企業能夠設立並迅速發展的關鍵。

現在自己不僅發家致富了,還帶動了周圍人就業。2013年,該廠産值達600多萬元。

2010年以來,重慶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從加大信貸傾斜、加大融資扶持、加大貸款擔保扶持、健全風險補償機制、支持直接融資等方式,全方位為微型企業提供融資保障。

根據規定,微型企業可享受政府財政補助、銀行貸款、稅收返還,以及創業培訓、技術培訓、專家指導等優惠政策。此外,移民局、農委、扶貧辦等部門也設立了相應的幫扶資金,促成了一批微型企業發展壯大。

據重慶市工商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9月底,重慶市已累計發展微型企業33.84萬戶,約佔民營企業總數的80%,帶動和解決就業258.28萬人。全市享受創業補助的微型企業中,已有1.12萬戶微型企業發展壯大,佔發展總數的近10%。

肖章均創業初期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當地政府給予項目補助,並出面幫助公司跟農戶做工作,讓農戶與公司達成種植供貨協議。

小微企業的發展,直接帶動了當地市場的繁榮。巫山縣大昌鎮是三峽移民大鎮,移民人數達5.6萬人,當地居民的收入來源少。3年多前,記者曾經在大昌鎮街上採訪,當時多數門面處於關閉狀態。

如今,記者再次在大昌鎮街上看到,約半數的門面開張,出售服裝、特産、日化用品等,居民們也紛紛走進廠裏做工。大昌鎮黨委書記王祥平介紹説,3年多來,大昌鎮已經發展了245家微型企業,增加了近3000個就業崗位。

如今,肖章均和譚天勝都在家鄉紮下了根。從大城市闖蕩後回到農村,似乎並沒有感覺到不習慣。

“畢竟這裡是生我養我的地方。而且,只要你把生意當成事業做,在哪都能習慣。以後我肯定要植根于農村了。”肖章均説。(記者 任珂 韓振)

責任編輯:趙宇桓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