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兩萬多幹部“拼”在基層 以好狀態適應“新常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2-26 20:00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拉薩2月26日電(記者薛文獻、王守寶)春節是萬家團圓的美好日子,然而,在廣袤的西藏農牧區,2萬多名駐村幹部,堅守崗位,“拼”在基層,與各族農牧民群眾共謀發展。 

在萬山縱橫的藏東丁青縣協雄鄉協麥村,來自西藏人民廣播電臺的駐村工作隊隊長普窮和3位隊友,從藏曆新年初二起就著手進行“困難群眾調查核實”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摸底調查”。

協麥村共有321戶、2150人,下轄21個自然村,群眾居住極其分散。普窮説,在調查中,我們切身感受到群眾還不富裕,加快發展的任務還很繁重,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常態”,當幹部的就要有好狀態。

西藏作為我國最大的集中連片貧困區域,為加快農牧區發展,確保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從2011年10月起至今,先後有4批、8萬多名幹部進駐全區5464個村(居),加強基層組織、尋找致富門路、辦實事解難事,著力改善群眾生産生活條件,以幹部作風的切實轉變凝聚起穩定和發展的力量。

在藏南谷地錯那縣庫局鄉庫局村,駐村工作隊4位隊員與當地群眾一起唱藏歌、跳鍋莊,互相拜年敬酒。隊長次仁告訴記者,他的父母在乃東縣,妻子在錯那縣,一家人在3個地方過新年。那幾天,次仁一直在想著節後的工作:開展勞動技能培訓,完善村規民約,爭取資金啟動奶渣生産廠建設。

在藏北安多縣措瑪鄉,駐村幹部次仁央金帶領工作隊員走村入戶,訪貧問苦,照顧安排80歲“窮親戚”崗措的新年生活。次仁央金説:“過年,村裏好多長年在外打工的人回家了,可以更廣泛地聽民聲聚民智,共商改革發展大計。”

次仁央金先後在措瑪鄉措亞瑪村、龍那村、古瓦曲美村駐村並任隊長,一駐就是3年。她組織群眾成立扶貧合作社,盈利後為全村群眾購買電視機和接收器;組織成立農牧民脫貧施工隊,幫助27人實現就業,人均年增收1萬元以上;爭取資金90多萬元,修建自然村村道和多座人畜簡易橋,解決了群眾的燃眉之急。

大規模的幹部駐村工作密切了黨同群眾的血肉聯絡,切實轉變了幹部作風。去年,在自治區人民檢察院那曲分院駐村工作隊進行輪換的時候,那曲地區比如縣白嘎鄉達欽村給上級遞交了一份按有每位村民手印的申請書:“工作隊對待我們像親人一樣,我們也把他們當成了自家人”,“請求延長這批工作隊的駐村期限,請他們再辛苦一下”,道出了普通群眾的心聲。

據不完全統計,全區前三批駐村工作隊共幫助駐在村(居)落實民生項目4300多個,落實資金55.64億元;開展實用技能培訓14.16萬人次,組織勞務輸出126萬多人次,增加現金收入15億多元;發展集體經濟實體、建立合作經濟組織13.88萬個。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由5022元增加到7743元,年均增長15.53%。

責任編輯: 周楠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