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公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01 16:28 來源: 林業局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2月28日,國家林業局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達1864隻,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達到375隻,野生大熊貓棲息地面積為258萬公頃,潛在棲息地91萬公頃,分佈在四川、陜西、甘肅三省的17個市(州)、49個縣(市、區)、196個鄉鎮。有大熊貓分佈和棲息地分佈的保護區數量增加到67處。 

與前三次調查結果相比,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呈現以下特點:一是野生種群數量穩定增長。全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比第三次調查增加268隻,達到1864隻,增長16.8%,平均種群密度每平方公里0.072隻。其中,四川省1387隻,佔全國野生大熊貓總數的74.4%。二是棲息地範圍明顯擴大。野生大熊貓分佈在四川、陜西、甘肅三省的17個市(州)、49個縣(市、區)、196個鄉鎮,共有大熊貓棲息地面積258萬公頃,潛在棲息地91萬公頃。分佈縣(市、區)數量比第三次調查增加4個,棲息地面積增長11.8%,潛在棲息地面積增長6.3%。三是圈養種群規模快速發展。與第三次調查相比,全國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增加211隻,增加了128.66%。其中,育齡大熊貓佔比上升,種群結構更加合理。並啟動了野化放歸工作,先後將3隻經野化培訓的人工繁育大熊貓放歸自然。四是保護管理能力逐步增強。與第三次調查相比,大熊貓分佈區新建保護區27處,新增面積118萬公頃,有大熊貓分佈和棲息地分佈的保護區數量已達67處,總面積達到336萬公頃。已有66.8%的野生大熊貓和53.8%的大熊貓棲息地納入了自然保護區網絡,種群和棲息地保護率不斷提高。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陳鳳學在發佈會上説,當前,林業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開展的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建設等重大林業生態工程對大熊貓保護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大熊貓保護工作也對生活在大熊貓棲息地上的8000多種野生動植物起到了相應的保護作用。但同時,部分大熊貓局域種群面臨生存風險,棲息地破碎化嚴重,圈養大熊貓種群間遺傳交流不足,保護管理能力仍需加強,大熊貓及其棲息地保護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矛盾十分突出,保護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需要全國上下更加重視和支持大熊貓保護工作。

陳鳳學説,下一步,國家林業局將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和中央領導指示精神,積極推進大熊貓保護法制建設,劃定大熊貓保護紅線,開展新一輪大熊貓保護工程建設,建立和完善監測體系,促進大熊貓棲息地保護與恢復,改善保護基礎設施和圈養繁育條件,加快野化放歸自然步伐,強化科技攻關和人才培養,開展科普宣傳教育活動,全面提升大熊貓保護管理水平,為維護生物多樣性、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截至目前,我國已開展了4次全國大熊貓調查。本次調查于2011年啟動,2014年結束,調查內容包括大熊貓野外種群、棲息地、同域分佈動物、干擾因素、保護管理、圈養種群和分佈區經濟社會狀況等七個方面。調查範圍涉及四川、陜西、甘肅三省18市(州)62縣(市、區),調查面積近436萬公頃,共投入2000多人,完成調查樣線20513條、植被調查樣方11901個。

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基本上延續了第三次大熊貓調查成熟的技術和方法,保證了主要調查成果的可比性。同時,在調查內容、調查技術和調查手段上有所創新。首次增加了棲息地大型干擾調查內容,深化了景觀水平上大熊貓種群及其棲息地的分析;首次引入了DNA分析技術,獲得了野外大熊貓個體的遺傳信息及種群的遺傳多樣性信息;利用先進的手持PDA調查工具記錄野外路線調查信息,提高了調查信息的準確性。

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由國家林業局統一部署,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組織實施,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專家顧問委員會和專家技術委員會負責技術指導和技術諮詢工作,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負責本次調查全國性技術規程制定、質量檢查、全國數據匯總和成果編制工作,川、陜、甘三省林業主管部門負責本省調查任務的組織實施、統計分析和成果編制,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負責組織大熊貓糞便DNA樣品的識別和分析工作。

責任編輯: 張倩倩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