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26次政協雙週協商座談會——看委員如何履職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02 07:05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新華社記者 顧瑞珍、孫鐵翔)又一個春天,又一次盛會即將拉開帷幕。

過去一年裏,每隔一週的週四下午,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都會主持全國政協雙週協商座談會。從2013年10月至今,已召開26次。

高規格、銳話題、小切口、重實效,使雙週協商座談會成為中國協商民主的一種重要方式。

從“針鋒相對”的討論現場,到座談會後的信息專報,再到中央領導的重要批示,以及相關部委的及時反饋,雙週協商座談會以“務實與民主”的風格讓各界紛紛點讚。那麼,在這個平臺上委員如何履職?又是如何影響決策的?

俞正聲直接主持雙週協商座談會

全國政協雙週協商座談會規模不大,一般每次邀請20人左右,包括委員和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

規模不大規格高。全國政協雙週協商座談會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主持。俞正聲對雙週協商座談會格外看重,即便外出調研時間衝突,為了確保能參會,會議也會臨時改期。

在全國政協秘書局局長楊小波看來,“俞主席親自主持,確保了座談會的規格和力度。”

“委員通過這個平臺暢所欲言,向部委提出意見和建議都很直接。”楊小波説,每次雙週協商座談會都邀請國家有關部門負責人參會聽取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社部、民政部、住建部、教育部等相關部委已經成為“常客”,其中,財政部參會達10次之多。

雙週協商座談會儘量兼顧各個黨派團體和界別,讓各方面都參與進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白煜章説:“這就需要我們平時在工作中對委員的專長、職業背景、研究領域等情況爛熟於心。”

記者翻看歷次參會名單發現,“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座談會,邀請了厲以寧、李毅中、陳錫文等經濟研究方面的專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著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座談會,邀請了程津培、馬大龍、齊讓等科技領域的專家;“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水質保護”座談會,邀請了張基堯、王光謙、胡四一等水利工程方面的專家;“建築産業化”座談會,邀請了賴明、仇保興、茅永紅等建築行業的委員;“利用大數據技術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座談會,邀請了李彥宏、馬雲等互聯網信息技術領域的委員和專家……

在“選人”問題上,座談會還突出了界別特色。參會人員中,民主黨派委員佔七成,中共委員佔三成,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有了更多的機會參政議政。

“平均每個月開兩次,緊扣時事熱點,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很能解決實際問題。”參加過兩次雙週協商座談會的全國政協委員施傑認為,雙週協商座談會不僅加大了協商的密度,也增強了協商的力度。“中央政治局常委、政協一把手親自上陣,對雙週協商座談會的重視可見一斑。”

俞正聲強調“切口要小,討論問題集中一點”

2014年8月21日下午2時20分,全國政協委員呂建中早早來到全國政協禮堂金廳。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全國政協雙週協商座談會。之前,呂建中對雙週協商座談會的“開法”早有耳聞:沒有主席臺,沒有照本宣科,與會人員圍坐在一張橢圓形的會議桌旁,發言不分主次,允許現場插話……

此次會議的議題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問題。呂建中發現,與他一起參會的都是領域內“重量級人物”:有發展改革委領導、工程院院士、國企老總、經濟帶沿線省份和城市的領導、運輸能源外交方面的專家等,“各個環節都到了。”

長期關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呂建中為這次會議做了大量準備工作,他知道這個會要的都是實打實的“幹貨”。

雙週協商座談會大部分議題來自於年度協商計劃也是本屆政協的一個創新。協商題目由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政協各專門委員會推薦。

對於議題,俞正聲多次強調“切口要小,討論問題集中一點。”他希望從關係全局的小問題入手,選準一個切入點,真正把它研究透,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切實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駐會副主任陳惠豐參加過幾次會議的組織和籌備工作。他説,制定議題,要研究黨和國家的重大關鍵性課題、存在爭議的問題、涉及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戰略課題。

俞正聲“維持秩序”:“只交鋒不爭吵”

2014年1月舉行的以“核電和清潔能源發展”為主題的會議備受關注。會上中科院院士何祚庥與張國寶等委員展開了一場精彩的辯論。

“挺核派”“反核派”各執一詞,辯論得面紅耳赤,以至於會議主持人俞正聲不得不笑著“維持”起現場秩序:“我們只是交鋒,不爭吵。”近三個小時的會議最終達成共識:長遠看,中國要發展核電,但必須穩妥推進,安全是第一考量。“安全”成為兩派的最大公約數。

這樣的場面在雙週協商座談會上並不鮮見,委員們經常會因觀點不同而爭論起來。俞正聲也會在聽取發言中不時插話、詢問、探討。發言可以打斷,可以質疑,不準念稿。

有一次會上,一位央企負責人發言被俞正聲打斷,詢問是否真正嚴格執行勞動合同法、有沒有用勞務派遣的方式規避臨時用工等,要求國企帶頭落實,讓職工權益真正得到保障。

責任編輯: 于士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