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執筆記者:劉莉莉、邵進;參與記者:葉書宏、吳剛、張青、江宇娟、馮俊偉、趙燕燕、王蕾、鄭一晗、丁小溪、李銘、林惠芬、錢泳文)2015年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中國未來的發展空間有多大?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發展走勢會怎樣?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將給世界帶來多大利好?兩會前夕,世界目光又投向中國。 世界關注中國發展的內外環境 中國未來的發展空間有多大?世界探尋這個問題時,掂量著中國所處的國內外環境。 韓國湖西大學教授全家霖侃侃而談: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導致全球經濟日趨複雜,而歐洲和日本效倣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也並未利好世界經濟。全球經濟不景氣,給中國保持經濟高增長帶來困難。 從國際形勢看,全球經濟還未完全從上一輪金融危機的陰霾中走出;恐怖主義和極端勢力的威脅增多;烏克蘭危機等地緣政治因素給世界經濟帶來不確定因素…… 西班牙加裏西亞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中國問題專家裏奧斯認為:“中國在經濟和安全方面面臨的戰略競爭加劇,需要極為慎重,同時又不能不作為。” 從國內形勢來看,經濟結構調整、生態治理、能源安全和勞動力配置等都是擺在中國政府眼前的緊迫問題……裏奧斯認為:“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目標能否實現取決於正在進行的改革能否取得成功。” 阿根廷拉普拉塔國立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西蒙諾夫表示,中國目前探索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模式史無前例,需要“非常聰明的全面改革方案”。 儘管面臨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但國際輿論對中國抱有信心。 世界聚焦中國面臨的挑戰 中國如何應對面臨的諸多挑戰?國外的中國問題專家對即將舉行的兩會的關注點集中在三個方面: ——焦點一:深化改革。 中國全面深化改革走向如何?這是不少國外專家關注的焦點。 不久前,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舉辦了一場關於“中國崛起”的研討會。來自美國和日本的中國問題專家指出,中國領導人清楚地意識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 布魯金斯學會清華中心資深研究員葛藝豪認為,中國這輪改革主要針對行政體制和市場機制,以確保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在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期間,韓國《國民日報》刊出一篇報道,大膽預測中國兩會的焦點話題:“中國如何定位2015年經濟增長目標?” 布魯金斯學會的專家認為,中國需要改變增長方式,重視內需和創新,同時配合金融和匯率系統的市場化改革,推動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並開放服務業。 ——焦點二:依法治國。 法治建設關係長治久安,自然也引發許多中國問題專家的關注。 西蒙諾夫説,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上任以來,採取了非常嚴厲的反腐措施,整治了官僚體系中的不良風氣,並從制度層面強化法治建設,特別是強化憲法在國家治理中的根本作用,在外界看來,這些都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制度基礎。 埃及赫勒萬大學中國問題研究中心教授安拉認為,近兩年的反腐風暴查處了許多腐敗分子,目前反腐工作到了關鍵階段,接下來能否在較短時間內建立起依法治腐的機制是關鍵。 ——焦點三:民生環保。 如何治理環境污染,怎樣進一步改善民生,這也是一些國外專家學者希望從今年兩會上得到的答案。 羅馬尼亞著名經濟學家、前財政部長和國家銀行行長杜米特雷斯庫指出,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速度有所調整的新常態,這意味著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等問題將被提到一個新高度。 全家霖也表示,當前中國的霧霾頻發等環境問題造成的社會經濟費用呈現激增趨勢,相關應對舉措勢在必行。他建議:“可以借鑒和吸取一些發達國家的環境治理經驗和教訓。” 此外,紐約大學美中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狄儂認為,隨著經濟的轉型升級,鋼鐵等傳統行業的就業形勢嚴峻,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保障問題也是中國面臨的嚴峻考驗。狄儂希望,這些問題,兩會能夠涉及並給出解決方案。 世界期待繼續分享中國利好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發展對世界的意義不言而喻。當前,中國經濟面對增速下行和轉型升級的雙重壓力。中國經濟下階段的發展趨向是國際社會最為關心的問題。 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大學專家瓦德爾指出,中國將在這場改革中探索如何平衡市場作用和國家干預,探索如何從出口驅動轉向消費和創新驅動經濟,這些對於拉美國家來説都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奧斯特洛夫斯基説,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重要引擎,世界對中國兩會之所以表現出濃厚興趣,是希望中國能做出確保經濟繼續穩定健康發展的決策。 全家霖説,近十年來,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持續走高,在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中國經濟的發展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最值得信賴的動力。 國際輿論認為,中國已經具備經濟轉型的有利條件和基礎。日本《金融財政商貿》雙週刊近日刊文指出,率先實施促進中等收入階層消費的政策或許能夠成為拉動社會整體消費的引擎。 而美國《福布斯》雙週刊網站近日的一篇文章也表達了相似觀點。文章説,北京在努力實現增長模式轉型,從低端製造業轉向高端製造業和服務業,並著力創新和提振消費。中國服務業生産單位GDP雇用的人數通常要多於製造業,在消費方面實現增長的餘地也很大。 文章還指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對世界而言也許聽上去像是壞消息,但實際上可能是好事。增速放緩不僅是正常的,而且實際上還可被視為取得成就的跡象。” 當前世界經濟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很多經濟體進入了深度調整期。外界認為,中國對自主發展模式的全新探索,意義是全球性的,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借鑒。 裏奧斯説,“世界一些國家亟待克服危機,促進經濟發展,而中國改革的成就將提升其他國家的信心”。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