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費增長提升中國維護和平能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05 19:06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 李宣良)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傅瑩4日表示,提交大會審議的預算草案建議2015年國防費預算比上年增長約10%。消息一經披露,立即引起國際輿論高度關注。

    此前,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披露,中國將舉行包括閱兵式在內的系列活動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這一消息同樣引起國際輿論廣泛熱議。

    關注和熱議的背後,折射的是國際社會對中國地位的重視,反映的是人們對和平的渴望。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在近代飽受戰爭蹂躪之苦的中華民族,比任何人都更懂得和平的來之不易。從昔日陷入積弱積貧、任人宰割的悲慘境地,到今天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中華民族有能力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貢獻。國防投入的適度增長,對於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的中國而言,其維護世界和平的能力必然隨之增長。

    今年是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人們更加深切地認識到:落後就要挨打,發展才能強大。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前的中國,曾被洋人譏為一盤散沙,軍閥混戰,民生凋敝,有國無防。

    這是一組令人痛心的數據——1937年,日本工業總産值60億美元,是中國的4.4倍;鋼鐵産量580萬噸,是中國的145倍;日本生産飛機1580架、坦克330輛,中國為零。

    正是在這樣實力懸殊的背景下,日本侵略者在發動“七七事變”時狂妄叫囂,要在“3個月內滅亡中國”。經過了長達8年的全民團結抗戰,中國人民付出了傷亡3500萬人的巨大代價,才取得了鴉片戰爭以來反抗外來侵略的第一次徹底勝利。

    勝利來之不易,和平需要實力。令人欣慰的是,今天的中國,經濟總量已經穩居世界第二位,一週産生的國內生産總值已超過抗日戰爭期間一年的總和。中國正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

    機遇從來與挑戰並存。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陸地國土、300多萬平方公里海洋國土、2.2萬公里陸上邊界、1.8萬公里海岸線的大國來説,維護國家安全和地區穩定的擔子並不輕鬆。

    今天,中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複雜。面對不斷增長的國防安全需求,中國的人均國防費只大約相當於美國的1/22、英國的1/9、日本的1/5,保持適當適量的增長實在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儘管有了一定的增長,但相對於世界其他主要國家,我們的國防投入無論是佔GDP的比重,還是國民人均、軍人人均軍費,都是比較低的。世界主要國家軍費開支一般佔GDP的2%到4%,而中國只有約1.5%,遠低於美國的4%。從2001年至2013年,世界主要國家軍費開支佔GDP的比重平均為2.5%,而中國僅為1.3%。

    今天,中國軍隊正承擔起日益繁多的國際義務和國際責任,“走出去”步伐日益加快。中國軍隊在亞丁灣索馬裏海域的護航已經常態化,經常派出人道主義力量參加國際救援行動,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中派遣維和軍事人員最多的國家……所有這些,都離不開必要的財力和物質支撐。可以説,中國軍費每增加一分錢,世界和平與地區穩定也會多一分保障。

    今天,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更加開放透明,國防費使用管理更加科學合理。在有核國家中,中國是唯一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只要不是戴著有色眼鏡的人,都承認中國的防禦性國防政策是真誠真實的。中國于2007年正式參加聯合國軍費透明制度,每年向聯合國提交翔實的軍費開支報告。

    70年前,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攜手並肩,用大無畏的犧牲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70年後,正在發生由大到強歷史性轉變的中國軍隊必將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事業作出新的貢獻。

責任編輯: 王驍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