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海外人士認為,報告為“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確定了穩中求進的發展戰略,讓世界看到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廣闊前景,中國一定能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穩中有進廣受認可 吉爾吉斯斯坦經濟專家薩爾伊巴耶夫表示,過去一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績顯著”。他認為,去年7.4%的經濟增速符合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規律。而中國政府在改善民生、維護公平正義以及改進黨風政風方面作出的突出努力更是讓世界矚目。 韓國東北亞歷史財團研究員車在福説,中國去年在各領域取得的成績令世界矚目。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中國政府以壯士斷腕的果敢和決心大刀闊斧地推進反腐工作,“大老虎”紛紛落網。中國政府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讓公平正義惠及每位公民。中國經濟邁入新常態,不唯GDP論英雄,而是更務實,更注重經濟增長的質,適當放緩經濟增速有利於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的良性循環穩定增長。 印度企業家拉維·沙爾瑪認為,政府工作報告開門見山,通過數據來講事實,很有説服力。中國去年將農村貧困人口減少了1232萬人,這是了不起的成就。此外,中國去年出境旅遊超過1億人次,這能為其他國家創造很多就業機會和商機,拉動世界經濟增長。 經濟調速務實健康 李克強5日宣佈了今年國內生産總值增長7%左右的預期目標,海外人士普遍對此予以正面評價。 澳大利亞前外長鮑勃·卡爾表示,儘管中國政府將2015年經濟增長目標調低為7%,但考慮到目前中國經濟總量基數大,中國經濟增加的産值仍要比幾年前增速為10%的時候多。他認為,中國領導層正在成功地引導經濟增長,中國經濟更加成熟。 美國黑爾諮詢公司董事長、知名經濟學家戴夫·黑爾認為,政府工作報告談到了人們真正關切的問題,非常務實。他認為,報告中提出的7%的增長速度是現實的。去年儘管經濟增長放緩,中國還是成功創造了1300多萬個就業機會,今年目標是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這相當了不起”。針對面臨的水和空氣污染等挑戰,中國正在減少煤炭的使用,並在利用尖端技術解決這些問題,這些環保措施將對全球産生影響。 薩爾伊巴耶夫説,中國經濟面臨著下行壓力,7%的增長目標是中國政府對中國經濟作出的正確的調整。中國經濟穩定發展,對全球經濟格局而言至關重要,而中國7%的經濟增速將有利於全球經濟更加健康、穩定發展。 澳大利亞創新金融研究院院長郭生祥説,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了均衡發展,這包括中高速度和中高質量之間的均衡,東西部、城鄉均衡發展,“一帶一路”與歐美外貿投資之間的均衡,還有投資、出口、消費三者間的均衡。總之,這是一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宣言書、計劃書,均衡是其主題,全面發展是其目標,“四個全面”是其保障。 深化改革增強活力 韓國成均館大學成均中國研究所所長李熙玉説,這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政策目標是有機聯絡在一起的。如果不消除腐敗和特權,會導致市場扭曲,而扭曲的市場又會滋生腐敗、特權、權力尋租等行為,如此一來就無法保證可持續的經濟發展。要通過反腐糾正市場秩序,並實現市場的制度化,依法治國就顯得尤為重要。 美國萊克福裏斯特管理學研究生院教授史蒂夫·馬克沙伊德説,經歷了過去幾十年奇跡般的經濟快速發展後,中國目前面臨更大的挑戰——促進經濟增長模式從投資拉動型向消費拉動型轉變,並解決這一轉變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的矛盾和衝突。政府工作報告闡釋了中國領導層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表明了深化改革的決心。儘管諸如環境惡化、人口老化、收入不均等問題依然存在,但是已經有足夠證據表明,中國政府已經在有效解決這些問題。 馬來西亞總理前政治秘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學者胡逸山説,政府工作報告讓海外各界對中國持續穩定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抱有信心。報告清晰地表明,中國要在牽動全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從而增強發展新動能。 薩爾伊巴耶夫對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體制創新推動科技創新”方面的內容印象極為深刻。他説,中國目前科技發展速度走在世界前列。互聯網與傳統産業的融合,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與現代製造業相互協作,讓中國的經濟結構更加多元化,一大批新興産業正在中國興起和壯大,這將使中國更加具有競爭力。 文萊-中國友好協會會長洪瑞泉説,為了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低技術製造業和高污染、高能耗産業必須升級換代,而經濟轉型一定是痛苦的,要付出代價。只有加快自身轉型升級、提升科技研發水平,才能確保中國經濟持續、健康、平衡發展。(參與記者:徐靜、劍平、陳瑤、胡光耀、張青、彭茜、包雪琳、劉秀玲、張小軍、徐海靜、鄭捷)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