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 韓潔 申鋮) 根據正在提請審議的政府預算草案報告,2015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154300億元,增長7.3%,這一增速目標明顯低於去年8.6%的增長,也進一步印證財政收入暫別“任性增長”進入了“新常態”。 很多人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這一專業的名詞感到生疏,其實它就是我們以前通俗講的“財政收入”,收入主要來自於稅收,支出主要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持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等方面。 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不代表我國全部的財政收入。新修訂的預算法對全口徑預算做了詳細規定,並明確提出“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應當納入預算。” 根據預算法,我國全口徑的財政收入除了一般公共預算,還包括政府基金、國有資本經營、社會保障基金,這“四本賬”加在一起,扣除重復部分,已經接近25萬億元。 政府預算報告明確,一般公共預算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9230億元,比2014執行數增長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85070億元,增長7.5%。 其餘“三本賬”中,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48873.38億元,下降3.5%;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263.12億元;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收入43088.07億元,增長10%。 實行分稅制以來,我國財政實力不斷增長。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1993年的4349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140350億元,年均增長18.3%。 但近兩年來,財政收入增速不斷放緩。2014年,我國財政收入增長8.6%,係1991年之後首度跌入“個位數”,年度增速創23年來最低。可以看到,伴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財政收入也由高速增長轉為中低速增長的新常態,但國家財政整體實力已經處於較強大的水平線以上並將穩步繼續看漲。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