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呼籲破除城鄉住房建設管理“二元結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13 07:16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周相吉)每遇重大地震災害,農房損毀往往觸目驚心。兩會期間,一些全國人大代表認為,農房在大災大難面前如此脆弱,不得不讓人深思,他們呼籲破除城鄉住房建設管理“二元結構”,全面提升農村住房建設質量。

    農房質量令人堪憂原因何在?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何健告訴記者,雲南魯甸地震,造成2萬多戶房屋倒塌、4萬餘戶嚴重損壞,其中絕大部分是農房。汶川地震,所有倒塌的住房中農房佔85%;蘆山地震中遇難的197人全部是由農房倒塌造成的。

    在重大自然災害,特別是地震中,為什麼農房損毀總是最多?何健説,根本原因是城鄉住房建設管理的“二元結構”。城市住房建設在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的要求和規範,有管理機構、監管機構,從房屋的選址、設計、施工等多方面制度比較健全,房屋質量有保障。“但農村建房就不一樣了,農民選好宅基地,採取親幫親、鄰幫鄰的方式直接修。”何健説,儘管有的農民選好鋼筋、好水泥,但最後卻修了一棟危房。

    全國人大代表趙相革説,很多農村尤其是在丘陵地區,農民一輩子都在修房子,垮了又修,修了又垮,幾乎沒有規劃。這對農民來説,無疑是巨大的財産損失,沒法進行財産積累和傳承。“農房建設管理法律法規缺失,機構和人員嚴重不足,質量監管無任何強制性手段,普遍無規劃選址、無地質勘察、無建築設計、無施工圖紙、無專業施工隊伍、無過程監管和質量驗收。”何健説,這樣建成的農村房屋質量安全無法保障,更談不上抗震設防。

    他山之石,國外農房如何建設管理

    趙相革告訴記者,農村中一代人中至少修2次以上的房子,是相當正常的現象。但他在歐美國家考察發現,很多農村房屋傳了幾代人,都還在使用。那麼,國外的農房是如何建設管理的呢?

    在英國、美國、法國等國家,城市和農村的房屋質量沒有任何差別。城市和農村住房建設從一開始就實行統一的法律法規、建設標準和建設程序。何健説,部分國家如日本、韓國等在歷史上也曾出現與我國一樣的“二元結構”,結果也導致農房存在大量危房。

    何健告訴記者,日本在20世紀50年代、城鎮化率超過50%、人均GDP 5400美元時,頒布了《建築基準法》等涵蓋農房建設管理的30多部法律;韓國在20世紀70年代、城鎮化率超過50%、人均GDP 5800美元時,設立了 “新村運動協議會”,建立了農民主體、政府管理的農房建設管理體制。“各國農房建設管理的路徑雖有不同,但最終要回歸到城鄉住房管理一體化的模式上,這是確保農房建設的質量安全的必然選擇。”趙相革説。

    呼籲儘快啟動建立城鄉住房一體化管理體制

    全國人大代表康永恒告訴記者,農村房屋建築質量包括抗震設防等,沒有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管,更缺乏相關的法律和政策。農村建房的設計、施工都比較自由隨意。“農民一般都不會具有這些專業知識。”

    人大代表呼籲,國家要儘早啟動立法工作,從國家層面制定農村住房規劃建設管理方面的法律,對規劃、選址、勘察、設計、施工、驗收、監管機構、法律責任追究等方面做出具體規定,明確農房建設基本程序,從管理制度和管理體制上提供法制保障。同時要出臺扶持政策,加快農房建設管理體制創新改革,建立健全農房建設管理機構和人員隊伍,改變重城市輕農村的城鄉住房建設管理局面;加大農房抗震設防資金投入,研究制定規範農村施工隊伍和鼓勵技術人員下鄉服務的政策措施,為強化農房建設管理提供必要條件。“可以開展試點示範工作,在經濟發達地區和地震多發地率先啟動城鄉住房一體化管理試點,積極探索農房建設質量安全管理模式,為國家立法決策提供依據。”何健説。

    目前,四川省已經在積極的開展探索性的工作。從制定地方法規、加大農村危房改造等方面進行突破。何健表示,這是一種等不得的緊迫感、慢不得的使命感、拖不得的責任感,必須要完成這一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使命。有人大代表認為,要進入操作層面,需要注意減輕農民負擔的問題。“如果提供免費的、切合實際的規劃圖紙和監管,農民肯定會雙手贊成。”康永恒説。

責任編輯: 于士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