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迷戀“大白”?這樣又萌又有愛的機器人未來中國也能製造。 不只機器人,軌道交通裝備、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新能源汽車等,這些聽起來“高大上”的産品都將成為中國製造轉型升級的方向。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明確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的概念。 全國政協委員、原工信部部長李毅中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中國製造2025》規劃正在制定中,即將上報國務院。記者從國家發改委了解到,發改委2015年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中國製造2025”,且將出臺增強製造業核心競爭力的三年行動計劃。 雖然國家層面的規劃尚未出臺,但天津、黑龍江等地的相關計劃已經陸續出臺。 從製造業大國邁向強國 繞了地球大半圈,買的全是國産貨——相信這是不少人出國旅遊都會遇到的尷尬。“製造業是我們的優勢産業。”總理的這句話大家都懂,可是他接著説,“(我們)還不是製造業強國。” 大國與強國雖一字之差,但卻有雲泥之別。李毅中認為,我國的製造業從數字上講已經位居世界前列,但問題是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高。他分析,要解決這一問題,要通過調整存量和優化增量,培育戰略新興産業,促進工業向優質、綠色、低碳轉型,解決的關鍵在於創新驅動。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實施“中國製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慧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製造大國轉向製造強國。 事實上,“中國製造2025”只是中國從製造業大國向強國邁進的第一步。據工信部部長苗圩介紹,從製造業大國到強國大致需要三十年,分三步走,“中國製造2025”也就是三步走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 不同於人們熟悉的五年規劃,這個規劃年限擴展到2025年,更注重中長期規劃,保證政策的連續性。在第一個十年裏,將首先出臺增強製造業核心競爭力的三年行動計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一計劃將著力突破工業機器人、軌道交通裝備、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新能源汽車、現代農業機械、高端醫療器械和藥品等重點領域核心技術,推進産業化。 各地三年計劃陸續出臺 雖然中央層面的行動計劃尚未出臺,但這個弱化“五年”期限的規劃概念已經率先在地方得到了實踐。 本週四,天津市政府發佈了“天津市高端裝備産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這一計劃著重對發展機器人整機及配套零部件進行了規劃,未來三年天津市將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以及機器人零部件、機器人用先進材料與加工技術等。 據記者了解,天津市目前已經擁有百餘家機器人相關企業,整體産業規模達25億元,已初步形成武清區、開發區和臨港工業區三個具有明顯技術優勢的科技園區。 瞄準高端製造業的不只是天津,老工業基地黑龍江省也制定了“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 治國經邦,人才為急。實現“中國製造2025”,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全國兩會上,由於産業升級而帶來的人才需求也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洪宇提出,中國製造業應該依靠創新形成獨特的智造技術和製造業升級路徑,智慧製造人才必不可少。 他建議,應該注重培養適應産業發展需要的智慧製造人才,可在高等職業教育設立“工士”學位,給技術技能人才一份榮譽感。(記者 王辛夷)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