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成代表:公共文化建設要少些“主觀” 多“接地氣”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14 11:15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社會主義學院院長劉新成在兩會期間表示,我國一些地方在公共文化項目建設上還存在主觀色彩,建議多與老百姓的需求對接,多“接地氣”。  

劉新成説,他經過調研發現,一些地方的文化部門在提供文化産品方面與百姓的文化需求有不對接現象。許多農村書屋存在使用不足問題,大部分書由圖書管理員或所在的縣鄉定向採購,雖然都是新書,但跟農民的閱讀口味嚴重不相符。

而一些地方百姓對電影下鄉並無太大需求。“現在有的村家家有電腦,看電影很方便。但各縣在公共文化支出一項裏面,電影下鄉的經費還存在,這個錢怎麼花也值得研究。”他説。

與此相反,諸如地方戲等廣受農民歡迎的文化項目則缺乏資金支持,無法發展。劉新成説,“在河北、陜西一帶,地方戲在村裏非常受歡迎,在沒有任何支持的情況下,農民自己組織戲團演出,他們非常希望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可是我們的公共服務資金沒有這一塊。”

為此,他建議,各地有關部門首先要了解群眾的真實需求,再根據需求決定投入,且資金投入要兼顧標準化和均衡化。同時,要改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管理理念,要把群眾參與度作為公共文化項目建設的核心評價指標。

“在評價公共文化體系建設績效時,應該以文化項目吸引參與量作為最重要指標,而不是看投了多少錢,建了多少館,買了多少書,提供了多少電腦。”劉新成説。

責任編輯: 周楠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