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直言政策工具箱儲備多 中國“被通縮”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16 11:45 來源: 每經網
【字體: 打印本頁

昨日(3月15日)早晨8時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抵達人民大會堂三層金色大廳時,各路媒體的“長槍短炮”已經架好,大家紛紛靜待兩會閉幕後李克強總理的到來。

將近兩個小時的總理記者會,在場的數百位記者仍意猶未盡。儘管內容涉及外交、政治等多個領域,但是如何駕馭好已經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仍然是現場焦點。

李克強明確表示,在新常態下,我們會保持中國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這幾年中國沒有採取短期強刺激的政策,我們“工具箱”裏的工具還比較多。

簡政放權不是剪指甲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經濟增速目標下調至7%左右,經濟的“底線思維”更加清晰,就是要保證經濟不出現系統性風險。這一目標充分考慮了就業需要和增長的可能,並且留有一定餘地。

記者的座位與新加坡《海峽時報》北京站站長許建明相鄰,會前閒聊中,許就表示對中國的宏觀經濟運行很感興趣,站在他的角度看,中國經濟即便7%的經濟增速也不低。

會議正式開始後,許建明獲得了提問的機會,他的問題圍繞新常態展開,“中國從這樣的新常態中能夠獲得怎樣的益處?這種新常態的增長對於中國、對於整個世界會有何影響?您對於新常態增長是怎麼看的?您對中國堅持實現速緩但質優的新常態增長是否抱有信心?”

李克強表示,看起來增速是調低了,實際上實現這個目標並不容易,因為中國的經濟總量增大了,已經超過了10萬億美元。如果按7%增長,那每年就要增加一個中等國家的經濟規模。

今年前兩個月,國內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增速比去年12月和去年同期分別回落1.1和1.8個百分點;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3.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4個百分點。

李克強説,如果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影響了就業收入等,逼近合理區間的下限,我們會在穩定政策與穩定市場對中國長期預期的同時,加大定向調控的力度;我們這幾年沒有採取短期強刺激的政策,可以説運用政策的迴旋餘地還比較大,我們“工具箱”裏的工具還比較多。

此前,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新聞發佈會上也明確:在經濟新常態下要建立“政策工具箱”,區分經濟增長、經濟波動、經濟下滑等不同情況,準備對應的政策措施,同時調適評價分析方法,要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分析經濟運行情況,掌握新特點、探尋新規律。

而對於外界聚焦的政府簡政放權,李克強表示,“確實很疼,而且還在加深,面還會擴大。因為簡政放權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權是要觸動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他還透露,目前簡政放權還有很多不落實的情況存在,所以我們必須繼續下更大力氣來推進簡政放權。

對“被通縮”有應對

今年1月,我國CPI跌至1%之下,PPI目前已經連續3年負增長,中國通縮了嗎?中國是不是在輸出通縮?韓國KBS電視臺記者的這個問題,也是許多學者和機構在討論當下中國經濟形勢時的主要話題。

對此,李克強表示,國際上對這個提法有多種解釋,比較一致的就是説一個國家的物價總水平持續出現負增長。1月份中國CPI是正增長,2月份漲幅比1月份更高,所以不能説中國已經出現了通貨緊縮。

他還提到,雖然中國現在的物價總水平比較低,但並不是中國向世界輸出了通縮,而是“被通縮”。“我給你舉個例子,去年,我們進口了3.1億噸原油、9.3億噸鐵礦石,量是增的,沒有跌,但是價格下來了,主要是因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度下跌。”李克強説,對這種“被通縮”的問題,我們有應對,也有進一步的準備。當然,我們更希望世界經濟能走出低迷,實現復蘇。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經濟學家辜勝阻也告訴記者,現在結構性、局部性通縮的苗頭已經出現。但他同時表示,“通縮並不是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敵人,通過繁榮多層次資本市場、解決實體經濟和小微融資難融資貴,都可以有效抗擊通縮。”

“互聯網+”成風口

網購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李克強透露自己最近就網購過幾本書,“我很願意為網購、快遞和帶動的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做廣告。因為它極大地帶動了就業,創造了就業的崗位,而且刺激了消費”。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加入了一個詞——“互聯網+”。在昨天的記者會上,李克強再次闡釋了這個詞的意義。他表示,網上網下互動創造的是活力,是更大的空間,“這讓我想起最近互聯網上流行的一個詞叫‘風口’,我想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會使中國經濟飛起來”。(記者 胡健)

責任編輯: 周楠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