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調整環評審批權限同步採取強化監管措施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20 10:07 來源: 環境保護部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環境保護部日前對審批建設項目目錄進行了調整,以第17號公告發佈了《環境保護部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目錄(2015年本)》,這是繼2013年11月環境保護部下放25項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權限後,再次對環境保護部審批權限做出調整。 

  此次調整是根據國務院《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4年本)》,綜合考慮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和環境風險進行的。根據公告要求,省級環保部門對目錄以外的項目審批權限應作出及時調整,報省級人民政府批准實施;火電站、熱電站、煉鐵煉鋼、有色冶煉、國家高速公路、汽車、大型主題公園等項目須由省級環保部門審批。

  環境保護部環評司司長程立峰表示,這次調整下放環評審批權限,是環境保護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簡政放權的具體措施,也是新形勢下環境保護管理職能轉變的又一舉措。減少和下放微觀審批事項有利於將更多的力量投入到法規制度建設、戰略規劃環評、強化執法監督等方面,使環評“源頭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制度作用得到切實有效發揮。

  放權不等於放任不管,更不等於推卸責任。程立峰説,配合這次環評審批權限調整,環保部將採取一系列配套措施,確保地方環保部門能夠接得住、管得好。一是強化宏觀管理。強化戰略環評的指導性和權威性,提高規劃環評的有效性和執行力,充分發揮規劃和規劃環評對建設項目的調控、引領和約束作用。形象地説就是“區域管住線(紅線),行業管住量(總量)”,把“軟要求”變成“硬約束”,加大環境保護在綜合決策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二是強化監督檢查。與新環保法相銜接,今年要對《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進行修訂,對未批先建、擅自變更等違法行為加大處罰力度,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下發《關於加強建設項目全過程環境保護監管的通知》,加強各級環保部門對建設項目現場監督檢查,切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三是強化指導服務。明確標準、統一尺度,完善技術服務支撐體系,建立全國環評管理數據庫,制定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原則和驗收指南,對地方環評管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和督導,規範審批行為。

  程立峰説,各級環保部門要進一步推進“陽光環評”。建立統一的信息公開平臺,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將環評各環節、各領域、各單位的信息全部向社會公開,把環保部門、地方政府、企業、環評機構和從業人員行為均置於陽光下,全面接受社會監督。

責任編輯: 趙宇恒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