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評估驗音政府信息公開“同期聲”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31 13:54 來源: 光明網
【字體: 打印本頁

    為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國辦發〔2014〕12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見》(國辦發〔2013〕100號)等相關政策文件的要求,推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提升政府信息公開效果,受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委託,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治指數創新工程項目組(以下簡稱“項目組”)對國務院部門、省級政府、計劃單列市政府2014年實施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情況進行了第三方評估。

    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通知中,提出了《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原則為“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這種打開天窗説亮話的坦蕩當然不能囿于自説自話,它需要外界對政府信息公開以及相關承諾進行細節化、具體化的評估。這其中,第三方評估的權威參與不可或缺。

    這次,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治指數創新工程項目組的角色定位就是對政府信息公開進行評估的“第三方”。作為國家級智庫,他們對政府信息公開評估依據、對象、指標及方法除了用專業的工作法外,還用“堅持以結果為導向,以公眾視角為重點”來進行評估。這種以普羅大眾為切入點的評估,更能契合住政府信息公開的工作重心。

    這份第三方評估報告中,“門戶網站”是上鏡率頗高的詞彙。因為第三方主要是通過觀測評估對象門戶網站、實際驗證等方式。而在上周,國務院辦公廳曾發佈《關於開展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的通知》。群眾對政府信息的了解、第三方對政府信息的評估,這都成了政府部門主動作為的方向。而這方面工作的實質性加強,也利於第三方評估準確、全面的施展拳腳。

    報告中,對於各級政府在信息公開方面取得的成就首先給予了客觀肯定。這種肯定,並非是形勢上的客套話,而是舉出了具體物化的成果。如廣東省開通網上辦事大廳,集中發佈各部門、各地市的行政審批事項;浙江省開通“浙江政務服務網”,集中發佈行政權力清單、部門責任清單、企業投資負面清單和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清單。這些集中平臺的建設,極大地方便了信息查詢,使服務型政府建設落地坐實。政府門戶網站中,諸如此類的信息公開的集中平臺,不僅成為積極探索的目標,有的已在行政審批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此外,還羅列了一些職能部門召開新聞發佈會次數的數據。譬如,不完全統計,截至到去年12月中旬,56家國務院部門中除外交部每月召開10次以上新聞發佈會外,召開發佈會次數較多的有:證監會召開40余次,商務部召開近30次,教育部召開近20次,發展改革委每月2次,衛生計生委每月1次;31家省級政府中,山東省政府共召開57次,湖南省政府共召開45次,甘肅省政府共召開44次,北京市政府共召開39次;5家計劃單列市政府中,青島市政府召開了70余次新聞發佈會。

    新聞發佈會次數之量化,可以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一個側重面。尤其是老百姓重大關切和利益的領域。比如證監會召開新聞發佈會次數就比較多,從某個方面就得出金融領域和資本市場成了老百姓經濟活動的常態,在這種語境下,權威信息的指導、答疑,都能夠厘清市場中的某些亂象,從而給予人們投資以更多的參考價值。基於此,“多多益善”也就成了群眾對於政府部門新聞發佈會的渴求。而政府部門也自然無法旁落這種權利和義務。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取得顯著成效、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規範化程度不斷提升、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渠道較為暢通以及對重大文件法規的解讀及時準確等,都讓第三方評估為政府信息公開的共走有加分。同時,也對提出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尚需解決的問題。政府信息公開管理機制尚待完善、主動公開水平尚待提升、部分行政機關依申請公開的説明與答覆規範等方面,都成了政府信息公開未來要加強的方向。

    其中,“絕大多數行政機關沒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負責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是讓人比較關注的小細節。不少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都是議事協調性的虛設機構,無編制、無固定人員,只是由一些工作人員兼職,或者臨時抽調其他部門人員幫忙,一旦遇到複雜的政府信息公開問題,尤其是在依申請公開工作方面,難以保證工作的專業性和準確性。因為編制等方面的考慮,甚至是對政府信息公開程度的重視不同,很多行政部門都是讓工作人員兼顧處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或者臨時從其他部門抽調人員來處理相關事務,公開工作的連續性、專業性難以保證。對於信息公開人員的專職化方向,也成了寫進第三方評估的建議之一。

    “行政機關需要養成主動發聲的習慣,使政府形象更加開明和開放。”這是評估報告中對於政府信息公開的一處落筆。開明開放,讓人充滿了對政府“開門辦事”的期待。而在“四個全面”的推進中,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也是與法治政府建設緊密相連。而要把信息公開這個政府工作建設中的“同期聲”彈奏好,第三方評估的“校準”和“驗音”不可或缺。這種監督和評估,它並非政府信息公開的番外篇,而是作為主要工作的遞進和延續,並將一直保持下去。(謝偉鋒)

責任編輯: 方圓震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