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中國“好政策”為經濟“新常態”護航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4-18 07:26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4月17日電(記者 王宗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的判斷,當前全球經濟溫和增長,歐美經濟“新平庸”遇上中國經濟“新常態”。此時,各方都需“新動力”,而“新動力”絕非體現在表面的增量,而是深層的改革。

正是對中國經濟的“新動力”有著充分信心,即便IMF預計中國今明兩年增速逐漸趨緩,但不少海外觀察人士認為,中國仍能保持穩定增長。

IMF總裁拉加德在近日的一次演講中説,中國經濟增長正變得“更加可持續”。

高盛公司前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認為中國有信心應對諸多挑戰,特別是中國正經歷一場互聯網使用熱潮,電子商務正在彌補其他一些較薄弱的經濟領域。

中國政府及時捕捉到數字經濟的巨大潛力,今年首次將“互聯網+”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推動中國經濟向中高端轉型,新産業、新動力都在隨之加快孕育,信息化也在迅速與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融合。

這種融合趨勢也契合了政府打造經濟“雙引擎”的理念,既讓傳統産業加快升級,也讓新型生産力加快成長,實現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

近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系列政策出臺,也為新一輪創新紅利打下制度基礎,不斷涌現的專利技術和高端人才,將驅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認為,中國正迅速成為一個充滿創新機會的中心。在專利數量以及專利與研發經費的比例上,中國已與美國和日本一道,躋身世界之巔。中興和華為公司位列全球專利數量最多的三大企業之列。

不過,中國經濟在一段時期內還將處於結構性、週期性調整的壓力下,經濟增長動力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簡政放權等改革的實施情況。

日前出臺的廣東、天津和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方案,則再次展示了中國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與魄力,也釋放出以開放倒閉改革提速的信號。

在建設自貿區的同時,中國也在打造新的區域增長極--長江中游城市群。新加坡《聯合早報》認為,中國政府力推的長江經濟帶建設,對於加快中部地區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鎮化道路、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認為,中國推動的簡政放權等改革,為制度建設帶來了質的飛躍。法國《歐洲時報》認為,中國要堅定改革的決心與信心,在改革中找到動力。

今年兩會結束僅一個月,經濟新政密集出臺,改革紅利不斷釋放。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日前在出席美國智庫會議時表示,中國政府應對各种經濟挑戰的經驗和能力明顯提升,這是中國經濟在未來十年得以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原因之一。

責任編輯: 趙宇恒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