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3日于杭州舉行的浙江華僑與“一帶一路”專題論壇上,國務院僑辦副主任譚天星表示,華僑華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特殊的作用,要成為擔當“一帶一路”的推動者、建設者和參與者,找到可行有效模式參與其中,抓住機遇,實現事業更大的發展。 來自“一帶一路”沿線20個國家的50位浙江籍僑領參加了論壇。譚天星表示,“一帶一路”不僅僅是中國之路,也是中國和周邊國家的共同友好合作之路。在“一帶一路”沿線集中著4500多萬華人華僑,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廣泛的人脈聯絡、豐富的生産營銷經驗以及融通中外的文化優勢。 “華僑華人在發展‘一帶一路’過程中發揮著特殊作用,華僑華人要找到參與的具體路徑,尋找可行的、有效的模式。”譚天星説。 譚天星還為華僑華人當起了“啟明星”,在尋求發展機遇方面給出了建議。 他指出,華僑華人可通過産業合作、項目建設、生意對接和牽線搭橋等四種形式實現合作。以項目建設為例,華僑華人可以發揮自身在船舶、運輸、倉儲等領域的優勢,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在能源資源、港口等方面開發。 “聯通和對接是兩個關鍵詞,華僑華人應該在聯通中找到合適的位置,在對接中找到機會。”譚天星表示,浙商作為中國最有活力的商幫之一,在東南亞等地的浙商已經有很好的經營模式,如何與“一帶一路”相結合,以提升經營水平、實現轉型升級,這是一個擺在全球浙商們面前的一個課題。 參與論壇的中匈科技貿易協會副會長傅炵表示,華僑華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是天然的指引者和實踐者,中國企業在走出去時常遇到一些壁壘,而華僑華人在其中有一定的便利因素,可以為中國企業牽線搭橋,甚至可以在“一帶一路”的建設中實現共同開發。 “對於‘一帶一路’建設的內涵和未來發展,我從模糊認識到深刻理解。”馬來西亞華商經貿總會總會長洪來喜告訴記者,“一帶一路”建設讓全球的華僑華人將發展視野放得更為開闊,以浙江為例,並不只是阿裏巴巴電子商務和義烏小商品,在各個方面都可以有新的合作。洪舉例説,當前國內鋼材等資源過剩,通過僑團牽線搭橋、資源整合,可將其引入馬來西亞當地的鐵路、碼頭等基礎設施建設中去。 “‘一帶一路’已經在影響我們的生活,關係到我們的事業,當下開始研討如何參與其中、發展自己,‘一帶一路’建設是一個很好的開始。”譚天星如是説。(江耘 邵思翊)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