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文物大規模損毀不再重演——尼泊爾的國家期盼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5-03 12:47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加德滿都5月3日電 (記者 徐儼儼 秦晴)“我無法去杜巴廣場接受你的採訪,無法再次目睹那個場景,要不就在我家聊吧?”70歲的尼泊爾著名考古學家阿瑪特亞聲音顫抖,眼眶裏含著淚。

這個請求讓記者有些失望,但又合乎情理。阿瑪特亞研究尼泊爾古跡超過35年,他的摯愛在一瞬間灰飛煙滅,這是怎樣的一種苦痛!

尼泊爾25日發生強震後,據有關統計,約14座加德滿都河谷重點古建築遭損毀,其中12座為世界文化遺産。

新華社記者2日在加德滿都杜巴廣場看到,包括納拉揚毗濕奴廟、迪路迦摩罕納拉揚神廟在內的精美古建築幾乎完全坍塌,傷痕纍纍的老皇宮(哈努曼多卡宮)岌岌可危。文物損毀現場已被封鎖,上百名尼泊爾軍人正在考古人員帶領下分揀建築殘片,從中尋找有價值的物件以備重建。大量破碎的磚塊和木板被堆積在角落。

徵得同意後,記者在老皇宮博物館館長辛格及考古學家拉吉卡爾吉帶領下行走在廢墟間,進一步了解受損情況。空曠的老皇宮院內,滿地坍塌殘片,上百隻鴿子不時從頭頂上成群呼嘯而過。一名外國記者坐在臺階上,看著這一切,久久無言。

辛格指著坍塌的神廟屋頂説,傳統的尼泊爾建築都是“頭重腳輕”,屋頂含有金屬,比基座要沉很多。而類似老皇宮這些古建築的建材從未進行過應力測試,尼方考古人員對其承壓能力一無所知,可地震就這麼發生了。

在阿瑪特亞看來,尼泊爾是地震多發國家,但在文物保護方面並未特別重視。加德滿都河谷超過90%的古建築完全損毀,一大原因是以磚塊、木材和黃泥為主要建材,難以承受地震衝擊。

阿瑪特亞認為,1934年大地震和這次地震都損失慘重,人們應當吸取教訓,仔細研究和分析後再開始重建工程,不應急於求成。新建築修舊如舊,但內部應當採用可抗震的新材料和新工藝,尤其要減少建築關鍵部位的重量,以免再次因地震出現讓人痛心的場景。

考古專家們表示,尼泊爾自己沒有能力修復這些受損文物古跡,只有國際考古界聯合援助才可能解決問題。具體來説,尼方缺乏修復古跡所需的專業技術人才和能夠測試建材應力的設備。而中國和尼泊爾在古建築製作工藝和建材使用上非常相似,期望能夠得到中國的幫助。

阿瑪特亞説,尼方考古學界下一步最緊要的任務,是將建築碎片分門別類做好編號記錄,留影備案,存放在不同地方。只有這樣,未來才可能根據原始圖像資料進行重建。

結束採訪時,阿瑪特亞緊握記者的手説,來自中國等其他國家的國際援助對恢復尼泊爾文化古跡至關重要,如果嚴格按照專業規範並引進最新科技,杜巴廣場的慘劇就有可能避免重演。“尼泊爾承受不起再一次這樣的衝擊,這是整個國家的期盼”。

責任編輯: 張倩倩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