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震重災區部分受災群眾再次轉移安置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5-15 19:31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西藏日喀則5月15日電(記者 拉巴次仁)一輛輛警車、救護車開道護送,載著1301名樟木鎮部分地震受災群眾的大巴車、軍車,15日從西藏拉孜縣安置點緩緩駛向日喀則市,這是西藏地震災區受災群眾的又一次大轉移。

    上午9時10分,記者看到拉孜臨時安置點的老年人、僧人、幼兒,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提著行李開始登上大巴車,準備前往新安置點。身著絳紅色袈裟的尼姑土登卓嘎在離開前將一條潔白的哈達獻給了拉孜縣臨時安置點指揮部負責人多吉。她説:“儘管我們的寺廟已經在地震中倒塌了,但解放軍救了我們的命,感謝政府把我們安排得這麼好,太感謝你們了!”

    受尼泊爾強震和多次余震的強烈衝擊,位於中尼邊界的樟木鎮存在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等重大次生災害的可能。為此,西藏自治區決定全鎮群眾向外轉移。4月29日,樟木實施全員轉移,上千名樟木鎮受災群眾被安置在拉孜縣臨時安置點,其餘全部安置在日喀則市桑珠孜區臨時安置點。

    從海拔2000多米、氣候宜人的樟木鎮到海拔4000多米、風沙肆虐的拉孜安置點,很多群眾出現了高原反應等症狀,尤其是老人和兒童。為了確保受災群眾的安全,政府又一次將他們轉移安置,從拉孜縣轉移至海拔更低、條件更好的日喀則市進行安置。

    日喀則市常務副市長陳來尼瑪説,在日喀則市安置更加合理,因為這裡海拔只有3800多米比拉孜低了200多米,同時這裡是後藏最重要的城市,可以為受災群眾提供更好的居住、醫療、就業等環境。

    經過三個多小時、150公里的跋涉,13時5分,第一輛大巴車緩緩抵達日喀則桑珠孜區臨時安置點,安置點工作人員為他們一一獻上了潔白的哈達。隨後,志願者“一對一”將受災群眾領送到各自指定的帳篷。

    記者看到救災帳篷內有電視、鋼架床、棉被、毛毯、暖瓶、糌粑、礦泉水、方便麵等,就連生活中最常用的拖把、掃帚、洗臉盆也都備齊了。帳篷內還貼有藏漢兩種文字書寫的《地震災區公眾防病指導》説明書。

    志願者達瓦次仁將87歲的樟木鎮雪布崗村老阿媽卓瑪攙扶進5號帳篷,女兒普巴拉姆和孫女丹增央金也一同走進了帳篷。“媽媽,我要看動畫片。”5歲的丹增央金看到帳篷內有電視,很激動。對於新安置點的準備工作,普巴拉姆感到有些意外,“這裡條件真的太好了,政府什麼都為我們準備好了,這裡海拔低,老阿媽呼吸應該會順暢許多。”

    普巴拉姆的姨母在此次地震中不幸遇難,但災難並未難倒這裡的受災群眾,他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普巴拉姆的女兒次仁德吉在北京西藏中學上高中,兒子次仁桑珠在日喀則上高中,兩個孩子今年都面臨高考。她説:“我們和孩子們都通了電話,我讓他們好好復習,政府安置得很好,不要擔心我們的生活。”父親嘎爾瑪到了新的安置點,立即為女兒丹增央金報名上幼兒園。

    聶拉木縣桑丹林寺的僧人扎西搬進帳篷後開始念誦經文。他告訴記者,在拉孜臨時安置點,海拔高、風沙大,他患上了感冒,到了新安置點,他感覺整個人精神了許多,呼吸也更加順暢了。他説,安置點正在準備為僧人提供一個唸經的帳篷,這讓他心存感恩。

責任編輯: 方圓震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