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23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利馬出席秘魯中資企業座談會。圖/新華社 當地時間23日上午,李克強在利馬出席秘魯中資企業座談會,並與企業員工遠程視頻交流。圖片來自中國政府網 5月23日是星期六,但出訪秘魯的李克強總理卻沒有週末。當天一大早,他就在利馬主持秘魯中資企業座談會,聽取在秘投資的國有和民營企業代表介紹生産經營情況,並通過遠程視頻連線慰問中資企業一線員工,同他們互動交流。 一天前,李克強剛在哥倫比亞與鐵凝、莫言、蔣方舟以及哥倫比亞等知名作家暢聊中國—拉丁美洲人文交流;一天后,與總理座談的則是萬新集團、首鋼集團、五礦集團、中國鋁業公司等企業的負責人,此外還有華為秘魯公司、中興通訊秘魯公司的代表,以及來自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企業的負責人,討論的內容是中國産業結構、外貿結構如何轉型升級。 “中國産業要升級,中國出口結構要升級,中國裝備‘走出去’是突破口,是標誌性的重大舉措。”總理説,“我們應該推動和秘魯的産業合作升級,推動外貿從‘大進大出’轉變為‘優進優出’。” 推動外貿從“大進大出”向“優進優出”轉型升級 首鋼集團董事長靳偉專程從北京趕到利馬參加這場座談會。他建議,在秘魯的中資企業,應該借助“兩洋鐵路”的發展勢頭“連成片,走得穩”。 “如果我們在建設'兩洋鐵路'中還需要運輸大量鋼鐵,那為什麼不就地建鋼廠呢?”總理問。 靳偉回答,秘魯本地的鋼鐵産量是150萬噸左右,而他們的實際需求有350萬噸左右,“我們正在考慮,利用本地礦産優勢,直接建設鋼廠。” 在今年4月主持召開的國際産能合作座談會上,李克強曾經提出,中國外貿過去“大進大出”的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必須向“優進優出”升級。 他在23日的座談會上進一步闡釋説,中國人均資源佔有量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的國家,中資企業在秘魯開發,選礦,有力支撐了國內經濟建設。但在國際經濟復蘇艱難,大宗商品價格、初級産品價格大幅波動的背景下,單純依靠資源發展已難以抵禦經濟風險,必須努力推動中秘經濟合作的轉型升級。 “秘魯有進口鋼鐵的需求,我們的鋼鐵生産線有優勢,為什麼不能轉移到這裡來?這既是國內的需要,也契合對方的需要,當然,首先要符合當地的環保要求。”總理説。 中國産業升級,裝備走出去是突破口 中鋁集團在秘魯的銅礦項目,是中國在南美已建成投産最大的銅礦項目。董事長葛紅林介紹時,李克強敏銳觀察到,資料畫面中的大型機械,大多都不是中國裝備。 “中國裝備性價比高,在全世界都有很強的競爭力,你們也可以下訂單啊!”總理説,“你們擴大生産規模的時候可以多選擇中國裝備,把國內産能帶動起來,反過來,國內裝備企業也要升級,要通過國際市場競爭來提高水平。” 他進一步提出,中資企業可以多選擇性價比高的中國裝備。“中國産業要升級,中國出口結構要升級,中國裝備‘走出去’是突破口,是標誌性的重大舉措。” 萬新集團總裁萬志新的發言主要圍繞“如何把中國製造轉成中國創造”展開。他説,中國是“世界工廠”,但缺少相應的“世界品牌”,要打造頂級品牌,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提升産品質量。 五礦集團董事長何文波則建議,由相關部門和使館牽頭,進一步梳理中資企業在秘魯和南美投資情況,為企業提供信息諮詢、風險監控、多渠道融資等方面的指導和幫助。 企業一定要履行應盡的社會責任 在幾天前的中巴工商界峰會閉幕式上,李克強首次提出可中拉産能合作“3×3”新模式。其中一個重要的“3”就是遵循市場規律,實行企業、社會、政府三者良性互動的合作模式。 而在23日的座談會上,幾乎每一位參會的秘魯中資企業負責人都講述了自己企業在當地修建污水處理廠、建設社區、雇用當地工人等履行社會責任的生動故事。 李克強高度讚賞:“秘魯是我們國家在拉美華僑華人最集中的國家,你們在這裡和當地居民和諧相處,為我們在這裡打開市場擴大規模創造條件。希望你們今後更好地履行好應盡的社會責任。” 在總結發言的最後一部分,李克強總理對於中資企業如何“抱團出海”提出了要求。 “面對地域、文化差異和各種風險,企業要發展一定要抱團出海、防止惡性競爭。”李克強説,“國家也會在金融等方面給予你們相應的政策優惠支持。” 中企在秘魯工人視頻連線齊喊“總理您好” 座談會現場,李克強還分別與首鋼集團、中國鋁業公司、五礦集團礦區工地的一線員工遠程視頻交流,各礦區的工人分別通過視頻連線向總理介紹了項目情況和施工進展。 “你們常年在四五千米的高海拔地區工作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一定要保重身體!”總理囑咐這些一線工人,“大家遠離祖國,在異國他鄉為國家建設出力,家人掛念你們,祖國感謝你們!” 當鏡頭切到海拔4300米的五礦集團正在建設的拉斯邦巴斯銅礦時,一群穿著紅色外套、戴著白色頭盔的秘魯當地工人拉起寫有“總理您好”的白色橫幅,摘下頭盔,一邊揮舞一邊用西班牙語齊聲喊:“總理,您好!” 李克強再一次對工人們表示感謝:“很高興看到你們和當地員工和諧相處,帶動當地就業。大家在高原上工作一定要注意保重好身體,謝謝你們!”(新京報特約記者 史麟)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