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暖季供氣緊張 價格機制待理順——監管報告披露京津冀天然氣供應主要問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6-04 21:10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6月4日電(記者 陳煒偉)國家能源局4日對外發佈《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駐點京津冀專項監管報告》。報告認為,總體上看,京津冀地區今冬天然氣供應基本能夠保障。但與此同時,監管發現採暖季供氣緊張、調峰能力不足等問題,並建議進一步理順天然氣價格機制。

採暖季供氣緊張

數據顯示,京津冀地區現有天然氣用戶約1276萬戶,主要包括居民用戶、燃氣電廠及其他工業用戶等。2014年京津冀地區天然氣用氣量約為201.5億方,同比增長9.2%。

報告指出,各地在採取錯峰用氣、壓減工業用氣等措施基礎上,分別制定了採購LNG計劃。總體上看,基本能夠保障今冬天然氣供應。

但與此同時,報告認為,京津冀地區天然氣供應總體呈現非採暖季供應充足、採暖季供應緊張的特點。特別是北京市2015年計劃關停全部燃煤電廠,將導致天然氣需求峰谷差進一步加大。北京市現有管網設施的天然氣接收(下載)能力已接近極限,同時在氣源落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綜合考慮天然氣供需兩方面因素,北京市2015-2016年供暖季天然氣供應將面臨較大壓力。

存在調峰能力不足等問題

報告披露,京津冀地區天然氣供應存在幾方面問題。

首先是儲氣設施建設滯後,調峰能力不足。目前北京市最大峰谷差已達10:1,石家莊市最大峰谷差也達7:1,急需利用儲氣設施進行調峰。目前京津冀地區主要靠天津大港和華北永清地下儲氣庫調峰,但該儲氣庫調峰能力只有23億方,無法滿足京津冀地區冬季高峰時期調峰需求。

同時,隨著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治理行動的實施,各地“煤改氣”任務較重,氣源落實壓力較大。總體上看,京津冀地區“煤改氣”工作由政府主管部門按資源情況有序推進,未出現明顯的“一哄而上”和供需失衡現象,但天津市、河北省“煤改氣”氣源落實工作仍略顯粗放。

此外,由於市場管理和運作體系尚不完善,冬季氣量確認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部分燃氣企業對天然氣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不夠重視。

國家能源局提出,要加快天然氣儲備體系建設,增加調峰能力;規範開展“煤改氣”項目氣源落實工作;加強應急管理,提高天然氣突發事件時的保障供應能力。

天然氣價格機制待理順

報告披露,目前天然氣價格實行分級管理,門站價格由國家管理,銷售價格由地方政府管理,多數地方沒有建立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上遊門站價格調整後下游銷售價格存在疏導不及時現象,城鎮燃氣企業經營壓力大。

報告還指出,我國尚未系統建立起天然氣季節性差價、可中斷價格等差別價格政策,價格杠桿作用不能充分發揮。同時,居民與非居民用氣交叉補貼,工業用氣較穩定且冬季用氣高峰需承擔調峰責任,但價格與居民用氣嚴重倒挂,不合理。此外,由於居民、工業用氣價差的存在,部分城鎮燃氣經營企業民用氣和工業用氣比例等信息不透明,導致綜合氣價難以準確核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銷售企業或上遊企業經濟效益。

為此,國家能源局提出,要進一步理順天然氣價格機制,在終端消費環節推行季節性差價、可中斷氣價等差別性氣價政策。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在保障居民生活用氣的前提下,利用價格杠桿,平抑峰谷差過大的問題。

國家能源局還提出,要逐步放開上遊油氣資源開發市場,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從源頭上增加天然氣供應,建立天然氣供應市場競爭格局;推進管網設施公平開放,依靠管網互聯互通,增加市場活力,挖掘天然氣增供潛力;建立、完善天然氣資源交易平臺,運用天然氣短期、長期交易等市場化手段,提升天然氣保障能力;利用國際油氣價格持續走低有利時機,明確進口LNG接收站存儲、氣化價格政策,制定公開透明的管輸價格形成機制,鼓勵各類資本進入天然氣供應環節。

責任編輯: 溫雅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