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6月12日電(記者 黃艷)“我和兩個舟橋旅的小戰士踩著船舷,都把腰彎向江中,拉著遇難者的遺體,輕輕地、慢慢地,抱著他的腋下,不讓遺體再受一點傷害。”47歲的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急診科護士長曾尟枚講述如何打撈轉移遇難者遺體,保護他們最後的尊嚴。 對死者的尊重,是對生者的一種慰藉。在“6·1”長江客輪翻沉事件施救現場,來自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和湖北省軍區某舟橋旅的數百官兵全力搜救生還人員,精心打撈遇難者遺體。 輕托遺體,確保不受二次傷害 施救的七天六夜裏,先是大雨,後是烈日。6月3日,施救現場來自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的45名醫護人員已經奮戰了一天一夜。 “救起65歲的朱紅美和小夥陳書涵,特別鼓舞士氣。有一絲生命跡象,我們都不放過。”醫院政治部副主任萬勁松是這次醫療隊的政治協理員。他告訴記者,每個潛水員或者舟橋旅官兵救起的人,第一關都要經過醫護人員的手。 “首先是脈搏,檢查生命體徵,如確定無生命體徵後,會把眼睛給他們合上,再進行遺體整理、處置和轉運工作。”曾尟枚説。 從2日8時集結出發,11時趕到施救現場,搜救、救援工作迅速展開。在開始的兩天裏,他們“接診”處置了數十人,除兩名被救的生還者外,其餘全是遇難者遺體。 “醫護人員徒手從戰士們手中接過遺體,儘管是輕輕托著,但是由於數量太多,有的人手臂都掉皮了。”曾尟枚説。 在“東方之星”整體扶正之前,除了潛水員從船艙中搜救出遺體,還有一些遺體從船裏漂出。醫護人員和湖北省軍區某舟橋旅戰士組成臨時分隊,乘坐衝鋒舟搜救江面上發現的遇難者。 舟橋旅旅長曾從華介紹説,“江水湍急,打撈時要控制好衝鋒舟的速度,尤其要注意與遇難者的距離,決不能對遺體造成二次傷害。” 累到一步一跪,仍舉托著擔架走 5日,“東方之星”整體扶正,大規模搜救工作擺在眼前。幾乎4天3夜沒有合眼的曾從華在行動開始前,對戰士們進行了動員和思想疏導。 “90%以上的戰士都是90後,很多人參軍不過一兩年。”曾從華説,進入船艙,意味著他們將接觸大量遇難者遺體,必須做好思想動員工作。 5日21時,200多名官兵向“東方之星”船艙進發。 江面上,燈光照得夜空透亮,但船艙裏只有門窗進來的光亮,大部分空間仍是黑暗的。戰士們分成四組,每組又分成若干六人小組。他們帶著強光手電,開始進入船艙。 船艙內的情景異常複雜。“亂七八糟,無處下腳,天花板上不斷滴水、掉泥漿,傢具、裝修材料、被子、餐具……什麼都有,上面都是一層淤泥。”曾從華説。 戰士們給記者描述他們第一時間進入船艙的情形:三樓的走廊上,有20多具遺體,房間裏的遇難者也很多,他們中不少被傢具壓著。戰士們分工,幾個人先把傢具頂起來,另外的人則去把遇難者抱起來,然後輕放在準備好的擔架上。 “不能直接拖拉。”參與當晚遺體處置的醫院急診科副主任程青説,因為遺體經過江水浸泡以後容易造成二次損傷。“舟橋旅的小戰士們很勇敢,也很細緻,用身體護著遇難者。” 程青告訴記者,由於江水長時間浸泡,遇難者遺體的重量基本上都翻倍了。劇烈的勞動讓官兵體力透支,一些戰士後來幾乎是走一步跪一步地前行,即便是跪著,擔架也是托舉著的,很多現場的人看到這個情景都哭了。 一件一件清理登記財物,小夥子們心細如發 大搜尋過程中,現場的官兵不僅要忍受刺鼻的氣味,還要忍受不能上廁所的痛苦。 二營七連班長羅秀美防化服穿了三天三夜,直到大搜救任務結束,他才告訴連長,他身上長滿了痱子。 能吃苦、講奉獻,最累最臟最危險的活兒,永遠是解放軍衝在第一線。他們不僅負責搜尋和搬運遇難者遺體,還擔負起尋找整理船艙內遺物的任務。 二營三連連長黃雷告訴記者,大的物件,比如行李箱、手提袋這些都比較好發現、清理,但散在角落或與雜物混在一起的小物件,比如證件、手機、飾品等就很困難。 “找到後,清理淤泥,分類、登記、編號。”黃雷説,一件一件按類別和大小碼放整齊,移交給民政部門。 “戰士們在船艙內發現有散落、甚至整沓的現金,還有一枚鑽戒,都第一時間上交給遺物整理統計組。”某舟橋旅副政委薛政説。 據介紹,整個大搜索任務完成後,某舟橋旅搜索了169個房間、4180平方米,除了遇難者遺體和行李遺物,還清理4800立方米垃圾,用兩艘拖貨船拉走,整理財物數百件。 搜救中,數百名官兵的指揮部就設在距離事發江段50米的岸邊,幾個帳篷搭建而成,開始幾天一直下雨,帳篷內外都是稀泥。沒地方睡,大家就站著睡,實在受不了就找個高一點的地塊,睡在沒有水的濕地上。 一旦有任務來,官兵們迅速進入戰鬥狀態。“同志們,有任務!睡著的戰士們,一下跳了起來。”曾從華説。 17個小時的大搜索中,很多戰士都被船艙內的釘子、木叉子等鋒利的東西扎傷、刮傷、割傷,在醫務點簡單處理下,又投入戰鬥了。後來到監利縣人民醫院打破傷風針的有70多人,都是在執行任務中受傷的。 帶領戰士進入船艙執行任務的曾從華,自己也被刺傷。“船艙內很濕滑,不小心摔倒了,當時沒發現被刺傷了。第二天發現手臂上的衣服都是血才反應過來,還好就縫了兩針,打了破傷風針”。 9日,參與現場救援的解放軍官兵面向“東方之星”船體,向遇難者脫帽致哀,然後撤離現場,與守護了七天六夜的“東方之星”告別。遇難者家屬和監利縣人民聽説他們要離開,自發上街夾道相送。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