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開放、包容”姿態建設亞投行--訪財政部負責人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6-29 15:50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6月29日電(記者 韓潔、熊爭艷)6月29日,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代表在北京出席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的簽署儀式。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評價,協定的簽署是繼去年10月簽署《籌建亞投行備忘錄》之後又一里程碑。

指導亞投行未來運營的“根本大法”

“《亞投行協定》為成立亞投行提供了法律依據,明確了亞投行的宗旨、成員資格、股本及投票權、業務運營、治理結構、決策機制、總部選址等核心要素,是指導亞投行未來運營的‘根本大法’。”樓繼偉在簽署儀式後對記者説。

亞投行是政府間多邊開發銀行,協定明確了兩大宗旨:一是通過在基礎設施及其他生産性領域的投資,促進亞洲經濟可持續發展、創造財富並改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二是與其他多邊和雙邊開發機構緊密合作,推進區域合作和夥伴關係,應對發展挑戰。

據測算,在2010-2020年期間,亞洲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投資總需求高達8萬億美元,年平均投資約需7300億美元,而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現有多邊開發銀行在亞洲基礎設施領域的年度投資規模僅約為100億-200億美元。

樓繼偉説,各方一致認為,作為旨在支持基礎設施發展的多邊金融機構,亞投行的成立將有助於從亞洲域內及域外動員更多的亟需資金,緩解亞洲經濟體面臨的融資瓶頸,與現有多邊開發銀行形成互補,推進亞洲實現持續穩定增長。

與現有多邊開發銀行“互補合作”

樓繼偉説,亞投行作為國際發展領域的新成員、新夥伴,與現有多邊開發銀行是互補合作的關係。在協定談判過程中,中方會同各方充分借鑒現有多邊開發銀行好的經驗和做法,以確保亞投行在新的起點上成立和高效運營。

“亞投行董事會在運行初期不設常駐,這一做法就是在充分借鑒歐洲投資銀行高效決策機制的基礎上由各方共同商定的。”他説。

樓繼偉指出,《亞投行協定》在一些領域也實現了突破和創新,一定程度上體現了21世紀新型多邊開發銀行的特徵。如發展中國家佔多數且擁有較大話語權,這因應了國際經濟格局的發展變化,也彰顯了發展中國家攜手推進亞洲區域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此外,亞投行將遵循“公開、透明、擇優”原則遴選行長等管理層明確寫入協定。樓繼偉表示,這也是一項區別於現有主要多邊開發銀行的創新之舉,反映了亞投行一貫堅持的現代治理理念。

打造“開放、包容”的亞投行

樓繼偉對記者表示,自中方提出籌建亞投行倡議以來,一直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推進亞投行建設,歡迎所有有興趣的國家加入亞投行,並按照“先域內、後域外”的步驟開展工作。

目前,亞投行的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涵蓋亞洲、大洋洲、歐洲、拉美、非洲等五大洲,具有較為廣泛的國際代表性。

籌建亞投行首席談判代表會議主席、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介紹,亞投行在吸納新成員上也堅持“開放、包容”的原則,成員資格向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成員開放。

亞投行協定在各國政府簽署後,還需經過各國國內立法機關批准。史耀斌説,根據協定,至少有10個簽署方批准且簽署方初始認繳股本不少於認繳股本總額的50%,協定即告生效。

史耀斌介紹,為確保尚未批准協定的簽署方參與亞投行決策,各方共同商定並做出了創新設計和安排,即自協定生效之日起至2016年底,亞投行將通過臨時性安排為尚未批准協定的國家繼續參與銀行治理創造條件。同時,重大決定將通過所有簽署方充分磋商,爭取在最大程度上達成共識。

“我們有信心在未來不到半年的時間內,與各方共同努力,加快完成各自國內立法生效程序,推動亞投行如期于年底前正式成立並儘早投入運作。”樓繼偉説。

責任編輯: 劉楊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