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上半年經濟數據,經初步核算,2015年第二季度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7%。這一增速與一季度持平,同時也達成了政府的全年目標。在經濟穩定增長的背後,我們能夠看到經濟結構的變化。 首先,第三産業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數據顯示,上半年第三産業比去年同期增長8.4%,高於一季度的7.9%。這可能同股票市場和房地産業存在關聯。二季度,股市快速增長,金融機構的利潤隨之增加。新房貸政策出臺後,房地産銷售明顯回暖,而這有利於第三産業的增長。 上半年第二産業的增長率僅為6.1%,低於一季度的水平,這表明傳統工業仍然面臨結構性調整。 至於投資、消費和出口對經濟增長的結構性貢獻,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中只提到了消費支出。數據顯示,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二季度提高了5.6%。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拉動GDP增長4.2個百分點。 根據上半年的進口和出口數據,我們能夠推出凈出口對GDP的貢獻同樣有所提升。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國內外需求是GDP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此外,儘管房地産業和傳統工業對GDP增速造成一定拖累,但政府適時推出“穩增長”刺激措施發揮了很好的緩衝作用。 雖然不可否認當前的經濟形勢仍然面臨下行壓力,但我們也有諸多理由保持樂觀: 首先,政府在很多場合強調穩增長並把全年的GDP增長目標設定在7%左右。自去年起,國家領導人踐行“新常態”表述、強調“底線思維”,以確保國民經濟不會遭受系統性風險,但同時充分考慮到就業需求。考慮到政府的財政實力和強大執行力,經濟將會保持穩定增長。債務交換、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大力推廣PPP模式以及其他的促穩措施將會使投資維持在可接受的水平。 第二,在新房貸政策、央行多次降息及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的助力下,國內房地産銷售將在短期內顯示出復蘇跡象。 第三,匯率是影響外部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過去幾個月裏,這一要素持續改善。儘管外部需求的不確定性仍強,2015年的出口額將會保持在高位。 政府應注重建立市場規則,而這需要耐心。與此同時,為了保持經濟穩定增長,避免系統性風險和防範行政干預阻礙經濟轉型都很重要。而如何在兩者之間保持好平衡,這需要技巧。(吳建剛)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