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7月27日,重慶市政府向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報告了該市水污染防治情況。28日,重慶市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還將舉行聯組會議,就水污染防治進行專題詢問。 重慶市環保局局長史大平在報告情況時表示,市政府已通過了落實國務院“水十條”的方案,其中包含的152項具體任務,已逐一分解到41個部門和有關區縣。預計到2017年全市將實現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史大平表示,2013年重慶市啟動新一輪“碧水行動”以來,主要實施了10項水環境污染治理措施,其中包括:建成46座工業園區和組團工業廢水處理設施,重點工業企業建成水治理設施1700余套;建成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59座;完成650個、啟動900個村莊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集中力量將污染較重的28條次級河流納入重點整治;完成3516家養殖場(戶)關閉或搬遷;採取生物措施治理消落帶7122畝,完成綠化255萬畝;全市共劃定1144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等。 在創新推動環保方面,重慶市創新水環境保護投融資機制。成立資源環境交易所、環保投資有限公司,設立環保産業股權投資基金,採用PPP等市場化模式統籌建設運營鄉鎮污水處理設施。 國務院下發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史大平表示,今後重慶市水污染防治將以貫徹“水十條”為主,到2017年實現全市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污水處理將達到日處理126萬噸的能力,年處理污水約4.5億噸,鄉鎮污水處理率在2017年達到80%。 達到這一目標,全市需建設1584座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總投資約112億元。其中建成項目已完成投資約51億元,新建、在建、改擴建還需約61億元。史大平表示,資金來源除中央、市級投入的19.5億元外,市環投公司通過融資解決31.5億元,以及區縣自籌一部分。 此外,重慶市還將進一步深化工業污染防治,推進流域污染整治和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加強庫區水環境風險防範等,讓“綠水常在”。(記者 楊冰)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