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總體平穩 今年以來,農業生産和農村經濟形勢總體平穩,夏糧再獲豐收,其他主要農産品生産基本穩定,農民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一)夏糧再獲豐收。全國夏糧面積約4.15億畝,比上年增加166萬畝;夏糧總産量2821億斤,比上年增加89億斤,增長3.3%。其中,冬小麥産量2472億斤,增産71億斤。秋糧播種面積保持穩定,長勢正常。 (二)經濟作物基本穩定。夏收油菜籽産量1388萬噸,比上年增加16萬噸,增長1.2%。蔬菜生産基本平穩,農業部調查顯示,1—4月份,580個蔬菜生産重點縣蔬菜在田面積持續增長,4月底面積同比增長1.6%。 (三)肉類産量有所下降。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上半年豬牛羊禽肉産量3906萬噸,同比下降2.4%,其中豬肉産量2574萬噸,下降4.9%;生豬存欄41739萬頭,同比下降6%;生豬出欄33437萬頭,同比下降5.1%。生豬價格近4個月來上漲幅度較大,據調查,6月份主産省區養殖生豬頭均盈利達到210.2元,比4月份提高163元。 (四)農民收入穩定增長。上半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82元,實際增長8.3%,繼續高於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二、農村改革全面深化,農業現代化加快推進 各地區各部門按照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的總要求,繼續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積極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促進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同步發展,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一)農業農村投入繼續增加。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用於農業農村建設的比重已連續五年超過50%,著力推進農業投融資體制改革,積極推動涉農資金整合,努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完善農業補貼政策,在全國範圍內調整20%的農資綜合補貼資金用於支持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在部分地區開展了農業“三項補貼”改革試點。中央財政繼續加大對産糧、産油和制種大縣的支持力度,完善糧食主産區利益補償機制。 (二)農村改革全面深化。農村土地改革穩步推進,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在33個縣級行政區域實施。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繼續深化,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財産權抵押貸款開始試點,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試點穩妥推進。水利和林業改革進展順利,水權確權登記試點以及水權流轉(交易)試點在部分地區開展。印發《關於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運行的實施意見》,在100個縣開展農田水利産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試點。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國有林場改革方案》和《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關於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印發實施,各地按照政事分開、社企分開的方向,大力推進供銷合作社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 (三)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逐步完善。繼續完善糧食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小麥和稻穀最低收購價與上年持平。油菜籽由地方政府負責組織各類企業進行收購,中央財政對部分主産區予以適當支持。深入總結新疆棉花、東北和內蒙古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經驗,完善補貼方式,降低操作成本,確保補貼資金及時足額兌現到農戶。優化重要農産品儲備規模,調整區域佈局和品種結構。完善中央儲備糧管理體制,鼓勵符合條件的多元市場主體參與大宗農産品政策性收儲。 (四)重大水利等工程建設進展順利。截至6月底,172項重大水利工程已開工建設60項,湖南涔天河、河南河口村等一批工程加快建設,陜西引漢濟渭、西江大藤峽、貴州夾岩、新疆阿爾塔什等去年新開工項目全面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加快推進,已解決96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建設進度明顯加快。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加快推進,6月底全國共完成造林面積6450萬畝。 (五)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構建。土地流轉和農業規模經營深入發展。近年來我國耕地流轉規模和速度明顯加快,至2014年底,全國農村承包耕地流轉面積4.03億畝,流轉比例達到30.4%。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規模經營主體初步興起,農民合作社不斷壯大。到今年3月底,全國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134.85萬家,實有入社農戶9559萬戶,佔全國農戶總數的36.8%。有關部門印發實施《關於加強對工商資本租賃農地監管和風險防範的意見》,工商資本進入農業更加規範有序。 三、下一步重點工作 (一)加強秋糧田間管理和防汛抗旱工作。要下大力氣抓好秋熟作物生産,搞好技術指導服務,推廣抗災減災穩産增産技術措施,確保增産豐收。立足防大汛抗大旱,繼續加強氣象監測預報和預警排查,密切監視雨情水情汛情旱情變化,全力防範暴雨洪水。進一步加強江河堤防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防災抗災能力。 (二)完善農産品市場調控政策。加強農産品市場價格監測,落實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玉米臨時收儲政策,推進購銷市場化,理順價格形成機制,儘快向社會釋放改革信號,合理引導農業生産和市場預期。抓好農産品進出口調控,從嚴控制糧食進口。密切跟蹤國內外大宗農産品的市場動態變化情況,針對農業農村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研究制定相應對策措施。 (三)繼續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已下達的投資計劃,加快在建項目實施進度,重點做好農村飲水安全、農田水利建設、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産能力建設田間工程、林業生態等重點項目的建設實施,促進農業生産發展和農村民生改善。加快重大水利工程項目審批,推動落實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徵地補償同地同價政策。積極研究簡化重大水利工程項目審批環節,下放審批權限,優化審批流程。與此同時,深入研究“十三五”農口投資專項設置整合優化方案,壓縮一般,突出重點,集中用於重大工程建設。 (四)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把推進農村産業融合發展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為核心,加快形成農業與二三産業深交叉融合的現代産業體系。大力發展農産品加工業和農業服務業,打造農業全産業鏈。發揮農業多功能性,加快發展觀光休閒農業,拓展農業發展空間,增加農民收入。注重把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引入農業,推進電商與實體流通相結合,完善農産品流通骨幹網絡,推進各種形式的産銷對接。研究設立農村産業融合發展投資基金,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帶動和引導社會資金投向農村,提高農村經濟發展質量。 (五)做好農民工就業工作。密切關注農民工就業形勢,提前制定工作預案,及時為農民工就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加強農民工技能培訓,完善促進農民工就業的政策措施,提高農民工就業的穩定性。落實好促進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各項措施,全面激發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熱情,創造更多就地就近就業機會。加快勞動力輸出地新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全面匯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加快培育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催生民生改善、經濟結構調整和社會和諧穩定的新動能。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