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電商重構農業産業格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8-07 07:08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合肥8月6日電(記者代群、姜剛、張紫赟)提到安徽電子商務,名氣最大的當屬“三隻松鼠”,已經成為全國堅果銷售領先的農業産業電商平臺。但在這個中部農業大省,其實還蟄伏了一大批現在還沒那麼大名氣,但做得風生水起,在地域經濟中漸漸成了“角兒”的農村電子商務平臺。

隨著農村電商建設的推進,農戶從中嘗到了甜頭、得到了實惠,企業找到了新增長點,政府不再為農産品滯銷頭痛。“互聯網+”不僅推動了農産品供需兩方直接對接,溝通了生産者與消費者之間的共享紐帶,也漸漸地、深刻地改變了農業這個傳統産業的面貌。

贏:開店開館開平臺電商成産需紐帶

“線下銷售還是以本地為主,線上已經遠銷台灣了,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在安徽宣城市績溪縣梧川村,以農産品深加工為主業的大會山農特産品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洪建榮一邊忙碌,一邊説。

公司主要銷售菜籽油、茶油、黑毛豬肉——這些過去也就是當地的“土特産”。經由銷售團隊的指尖,展示在了淘寶店,還聯通了近30家電商仲介。團隊全部成員:5個小年輕。

菜農棄菜、果農毀果、奶農倒奶……由於産銷信息不對稱,導致農産品或滯銷或賤賣。在類似報道頻繁見諸媒體的情況下,洪建榮卻説:“産銷無縫對接,公司再也沒陷入賣菜難的困境。”

過去,農業生産靠天氣。隨著新農業技術的應用,這方面有了很大改觀。但農産品銷售靠運氣,讓農戶或涉農企業增産同時未必增收。“互聯網+”該怎麼在農業産業領域做加法?能不能先從最讓農戶、企業和政府頭疼的銷售環節加起?

記者在安徽金寨縣見到陸本坤時,他正在和員工商討跨境電商業務。今年53歲的陸本坤從2003年起投身茶葉開發生産到加工銷售的一條龍産業鏈。他的企業現在有5000多畝生産基地,年銷售額數千萬元。

去年初,陸本坤自己設計了電商品牌,銷售從線下延伸至線上。“線下店輻射範圍窄、利潤率在下降,不轉型就沒有出路了。目前,我們已在淘寶、京東等平臺上線6個品牌,産品銷售到20多省份。今年以來僅線上就銷售了530萬元,同比增長七成多呢!”

“現在業務很火,每天打電話諮詢、想來投資的一撥又一撥。”位於大別山革命老區的金寨縣商務和糧食局副局長羅時忠説。2013年,全縣涉農電商銷售額2300萬元;2014年已近2億元。這個遠近聞名的“將軍縣”電商企業和網店從前幾年的零星狀態已經發展到現在的300多家。

農業部農業物聯網技術集成與應用重點實驗室主任、安徽農業大學教務處處長李紹穩用“開店、開館、開平臺”概括了安徽省農産品電商發展的總趨勢。

安徽省農委副巡視員胡桂芳説:“近年來,安徽省越來越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觸‘網’。”除了眾多洪建榮、陸本坤們,安徽省從政府層面推進農村電商發展動手也比較早。2013年4月,由安徽省政府主辦、安徽商之都公司承辦的淘寶特色中國安徽館就已經上線。“截至今年3月底,累計入駐商家1200多家,上線産品約5萬種。近年交易量持續增長,去年成交額達4億元。”安徽館館長劉家傑説。

安徽省政府還和中國郵政集團合作開通了郵樂農品網,成為立足安徽、面向全國的大型農産品電子商務平臺。運營方中郵(安徽)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方彪介紹,自去年5月上線以來,平臺已累計銷售16.81億元,訂單97.55萬單,累計入駐農企1092家,網站日均瀏覽量達14萬人次。除了安徽省內農企893家,觸角已經延伸到吉林、浙江、上海等地企業。

變:改造農業産業鏈倒逼格局改變

隨著“互聯網+”在農業領域的推進,安徽農業産業格局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方面都在發生巨大變化。

看得見的事情是:互聯網這個無遠弗屆、無所不在的虛擬空間,不僅已經勾連起農産品生産和之後的銷售,改變了傳統交易方式;而且正在影響銷售前的生産佈局,進而影響到農村土地流轉、規模集約化經營、農民增收、農産品質量追溯等等更多的環節和要素。

2014年3月,在安徽績溪縣,浙江興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阿裏巴巴聚划算平臺等推出首個“互聯網定制私人農場”項目,將民間的散錢聚合起來投資農業。同時,通過網上預約,對農戶手中“散地”土地租用權進行認購。投資者可以獲得農場一年四季的無公害蔬菜供應等待遇。農民手中的“散地”正通過電商平臺集聚,直接對接市場需求,産生規模效應。

績溪縣農委主任周道清説,土地短租形式加快了土地有效流轉,績溪已經累計流轉土地430余畝,農民每畝可以拿到高於種糧收入的租金約800元。同時,訂單農業形式促進了特色農産品流通、銷售。

效益是顯而易見的。農民作為生産者,從農戶在向“農工”轉變,可以獲得土地上務工工資性收入。同時,還是“投資人”,通過流轉土地獲得租金。“還是自家的承包地,收入可是兩份了。”周道清説。

看不見的地方也在悄悄轉變。比如:與食品安全問題高度關聯的農産品標準問題。

安徽金寨三個農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始人童維新談起“土雞”變“金雞”的過程。過去當地黑雞養殖都是小規模散養為主,包裝不統一,談不上名氣,價兒自然也賣不上去。現在通過電商平臺把黑雞賣出去,把農産品推向更廣闊、精細化的市場,倒逼生産加工環節開始注重標準化、品牌化。“現在,我們的黑雞已外銷到廣東、福建、北京等地,價兒當然也不一樣了。”他説。

互聯網對農業的改變不僅使生産更加標準化,生産效率也大幅提升。“養殖企業對互聯網依賴越來越大。”安徽省農委漁業局局長劉國友説,一些企業把物聯網和互聯網技術結合起來,解決了距離和遠程監控問題,提高養殖管理精細化水平,適時對水質進行調控,實現內部微孔增氧,如目前推行的池塘低碳高效循環流水養魚技術,可以實現高密度養殖,運用物聯網可對糞便及時處理,對水中溶氧及時供應,水流速度適時調節,産量也大幅提升,此類技術下每畝池塘養殖魚類的産量是普通養魚技術的30倍左右,而且還節約了勞動力。

生鮮類農産品食品安全溯源問題始終是個難題,物聯網技術為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提供了新的平臺,安徽一些地區正在以生産標準為依據,以信息技術為依託,以開放的查詢終端為載體,建立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以期實現食品生産、倉儲、運輸、消費各環節全過程監控與監管。

在省農委工作15年的胡桂芳説,利用互聯網思維經營農業,正倒逼安徽農業産業格局産生巨變,電商的精細化特徵則倒逼農業提升了生産標準化程度。

李紹穩給出了這樣的評價:“隨著這些不同電商模式的持續推進,安徽省農業産業格局正在發生顛覆性變化。”

盼:政策精準扶持質量多方把關

農産品電商發展風起雲涌,資金、人才、標準面臨的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缺資金和鋪攤子同時存在。

缺錢是農村電商創業者們的心頭病。“受資金制約,步伐很慢。”童維新説,公司在做好渠道、線上平臺的同時,根據銷售數據和深入考察,決定在一些重點城市建實體店,既能讓消費者近距離體驗到産品,還能集聚越來越多的客戶,線上展示、線下體驗,使線上線下良性互動,以擴大品牌知名度、做大市場。

童維新算了一筆賬:公司現有員工50余人,每年員工工資需約200萬元,新建一個實體店要200萬元左右,物流費用超過100萬元。雖然兩家銀行提供了信貸100萬元,但現在公司收入還是僅能維持運行,資金鏈脆弱。

“前期沒有政府扶持,一般企業是持續不下去的。”安徽合肥肥西縣童海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童言海説。他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應出臺扶持規劃,制定評價體系,選取發展迅速、後期潛力大的電商主體,從財政項目資金、金融信貸貼息等方面予以重點扶持。

有些錢卻沒花在刀刃上。一些地方看著發展電商好,“蜂擁而上”“大幹快上”。主管部門工作人員中不少屬於“半路出家”,缺少電子商務管理經驗,加上總體規劃不足,動輒幾十萬元的平臺建設,往往效果甚微,産生許多不必要的浪費。

——懂農業又懂電商的人才有待培養。

人才稀缺、流動性大的問題也值得重視。方彪説,農産品電子商務建設對人員素質的要求有其特殊性,需要一大批既精通網絡技術,又熟悉農業經濟運行規律的複合型人才。但一些地方對農業信息網絡人才的培養不夠重視,投入經費少,以致這方面人才嚴重缺乏。

——覆蓋生産、銷售、認證各個環節的標準亟待制定。

與電商平臺上各類消費品相比,農産品依然顯得商品單一、價格高、質量參差不齊。“農戶生産多依靠經驗,缺少科學評估,風險高。去年我們做油桃預售,按照合作社承諾的産品質量做預售廣告,但結果産品完全達不到承諾標準。”童言海説,多類農産品缺少標準,銷售一鍋端,無法做到精細化分類銷售,導致利潤很低。

童維新和不少從事涉農電商業務的基層企業家期盼,相關部門能通過扶持第三方農産品認證機構,帶動農産品標準化建設,倒逼小農生産模式向現代農業邁進,實現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管理、品牌化營銷。同時做好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整和種植管理、保鮮、運輸等各環節監管服務工作,確保高質量的農産品通過電商平臺進入流通領域。

——政府部門定位要明晰。

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農委副主任戴華芹看來,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必須破解政府部門“各自為政”難題,理清思路,措施對路。明晰農業、商務、扶貧等涉農部門的職責定位,出臺針對性強的扶持政策。同時,強化政府作為,加大物流、加工包裝等産業配套,並儘快建立電商公共服務中心,為電商主體提供政策諮詢等市場化服務。

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農業這個古老的行業正加快“自我革命”的步伐,有望成為前景廣闊的朝陽行業。

責任編輯: 周楠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