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開展國際産能合作是一舉多得、三方共贏之道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9-10 13:56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網大連9月10日電 世界經濟論壇2015年新領軍者年會(第九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于9月9日至11日在大連舉辦。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日出席夏季達沃斯開幕式併發表特別致辭。李克強表示,開展國際産能合作是一舉多得、三方共贏之道,得到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響應,我們願在其中發揮承上啟下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我們願意多從發達國家購買先進的技術和高端裝備,願意把它和中國的中端裝備組合起來,以性價比好的優勢適應發展中國家的需求,並且提供合理的融資支持。 

【文字實錄】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女士們,先生們!中國改革的進程,也是不斷擴大開放的進程,不斷融入世界的進程,中國開放的大門將越開越大,我們利用外商投資總的政策不會變,具體政策會向更多吸引外資放寬更寬領域的方向變化。比如今年我們繼續擴大外資投資的領域,限制類條目取消了50%,為了推動外資投資的便利,我們把核準制基本改為備案制,我們將繼續把中國打造成為世界上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

近期國際金融市場的動蕩,已對世界經濟復蘇進程産生影響。各國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協力保持金融市場穩定,促進全球經濟重回健康增長軌道,已成為當務之急。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的實踐證明,單靠量化寬鬆政策難以解決制約增長的結構性障礙,而且可能帶來負外部效應,著眼點還是要放在做強實體經濟上。這需要各國對內推進結構性改革,對外加強國際合作。我們提出建設“一帶一路”,開展國際産能合作,就是要進一步擴大中國的開放,就是要重塑有利於發揮各國比較優勢、更加均衡和普惠的全球産業鏈,打造互利共贏、包容共進的世界發展和利益共同體。

目前世界各國處在不同發展階段,通過國際産能合作,不僅可以有效對接各方供給與需求,而且可以用供給創新帶動需求擴大。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城鎮化正在加快發展,對適用的技術裝備和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強勁;不少中等收入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裝備與基礎設施也需要更新改造。由於受制于資金乃至價格高的制約,有些需求被抑制。從各自的比較優勢看,發達國家有關鍵技術、裝備先進,但成套裝備和産品因價格較高、銷路受限;發展中國家自然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但産業、産品多數在低端;中國擁有中端裝備産能、性價比高,綜合配套和工程建設能力強,外匯儲備充裕,但産業需要轉型升級。如果開展三方合作,把各自優勢結合起來,可以用較低的價格提供較高質量的裝備和産品,降低建設成本,更好地滿足不同國家的需要;也有利於各國破解産業發展難題、提升産業層次,推動全球産業鏈高中低端深度融合,具體在微觀上説就有更多的合資、合作。這樣不僅可以開拓國際市場,也可以拓展中國市場。這就好比凸透鏡聚光,把各方供給與需求聚焦,把各方利益交匯,從而凝聚起全球經濟穩定增長的新動能。

開展國際産能合作是一舉多得、三方共贏之道,得到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響應,我們願在其中發揮承上啟下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我們願意多從發達國家購買先進的技術和高端裝備,願意把它和中國的中端裝備組合起來,以性價比好的優勢適應發展中國家的需求,並且提供合理的融資支持。希望企業家們抓住機遇,積極尋找合作機會,創新合作模式。國際産能合作涉及面廣,需要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金融機構大力支持,建議各方將國際産能合作納入雙邊多邊合作機制框架,加強協調、共同促進。中國將發揮自己的優勢,對參與國際産能合作的中外企業予以融資便利,只要各方共同發力,國際産能合作就一定能夠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篇章。這也是“描繪世界經濟增長新藍圖”的篇章。

責任編輯: 周楠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