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上午,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衛生計生委主任共同簽署了《京津冀衛生計生事業協同發展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三地部分檢驗、影像等檢查結果有望從明年開始互認。三地還將探索建立區域內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機制。 依據《京津冀衛生計生事業協同發展工作計劃(2015-2016年)》,京津冀三地衛生行政部門今明兩年的協同發展工作包括十項內容,其中一項是落實京津冀三地之間的臨床檢驗結果互認。據了解,三地正在研究醫院檢驗、影像等互認項目和質控標準,以確定哪些項目可以互認,哪些醫院達到了質量控制標準,經過評估可以納入互認範圍。檢查結果的互認將有範圍、分步驟地推進。 三地還將制定醫師電子化註冊方式,聯合推進醫師和護士在三地電子註冊並共享信息,互認資質。 北京市衛計委主任方來英介紹,去年北京市總診療人次為2.29億,出院人次322.1萬。數據顯示,2014年外地患者佔北京市三級醫院門急診診療總人數的34.6%,其中河北患者佔全部外地進京患者的11.6%;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住院患者中,外地患者比例為32.6%。京津冀三地急需探索建立區域內的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機制。 為此,三地將在明年年底前,建立京津冀三地就診預約渠道和轉診制度。利用三地優勢,建立京津冀三地區域會診中心,發展遠程醫療和視訊系統,建立醫學影像、檢驗結果共享中心。 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方面,三地將共同推動首都優質醫療資源由北京密集區域向外圍轉移,充分發揮區域優勢,鼓勵有實力的公立醫院與社會資本以特許經營等方式合作,積極推動京津冀合作辦醫。鼓勵優質社會力量興辦康復護理機構。 根據協議,三地還將開展藥品耗材集中採購,推動品種審核結果互認,探索三地資質審核互認,招標價格信息共享通報機制等。 相關新聞 醫院床位三環內減五環外增 北京市衛計委主任方來英在24日舉行的首都衛生計生發展研討會上透露,未來將降低三環路以內醫療機構床位數和診療人次,緩解城市核心區就醫和交通壓力。五環路以外地區則會增加床位數和診療人次,改善這些地區醫療衛生資源薄弱的現狀。 方來英錶示,要為北京大醫院“減負”,就要想辦法優化醫療資源的佈局。北京將嚴控醫院增量,避免醫療資源過度被三級醫院佔用,要給基層及京外地區留空間,對大醫院擴建項目和增床申請不予批准,目前初步遏制了大醫院盲目擴張的勢頭。 北京周邊初步實現了33家醫院或院區構成的醫療服務帶,總床位為29946張。在轉診方面,北京各大醫院強化了預約掛號和預約轉診等服務,並建立多個區域醫聯體和學科醫聯體。 9月14日,北京市衛計委曾發佈《進一步做好醫療機構審批和醫療床位調控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北京市五環以內,將禁止新建綜合性的醫療機構,並嚴禁現有醫療機構未經審批擅自增加床位。 京津冀魯遼共建衛生計生智庫 24日,北京、天津、河北、山東、遼寧環渤海區域的五省市衛生計生委聯合發起成立衛生計生智庫網絡,促進衛生計生事業科學、協同發展。該智庫是我國衛生計生領域首個以管理和政策為主題方向的智庫系統。 智庫網絡首批成員單位包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部、北京大學中國衛生發展研究中心、解放軍醫院管理研究所等35家機構,秘書處設在北京市衛生經濟學會。智庫運作將採取民主協商的方式,廣泛吸納政府和社會以及個人資源,採取委託諮詢、課題研究、學術研討以及專題報告等方式,為公共決策和科學管理提供支撐。(記者 方芳)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