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節反腐透視:“清新”過節風氣成 “點狀”四風暗流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9-27 11:19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 收的是高檔白酒,用的是破舊瓶子;買的是奢侈品牌,開的票是工作服裝;送的是貴重禮品,説的卻是“一串密碼”;批的是幾年前的項目,報恩“買單”卻放在如今……中秋國慶“兩節”臨近,伴隨著從中央紀委到各地方部門相關禁令的落地,奢華禮品減少、月餅價格親民、幹部作風良好,社會風氣“清風拂來”。但與此同時,“節日病”悄然變種,在某些領域呈“點狀”分佈的“四風”問題依舊“暗流涌動”。

反腐從未有過休止符。監察部門和專家表示,只有把嚴格的制度在平時百分之百執行到位,才能讓兩節前後的送禮歪風“零現身”。

簽承諾書定死標準“清新”過節動真格

縣領導簽廉潔過節承諾書,紀委監察局聯合公安、公車辦等部門組成工作專班巡迴全縣開展明察暗訪……這是湖北省孝昌縣針對“兩節”採取的反腐措施。

當地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暗訪組深入機關、學校、企業、酒店等單位場所,重點對機關幹部上班到崗、公車私用、操辦升學宴和謝師宴、工作日午餐飲酒、“三公”經費使用等情況進行明察暗訪,查出問題將從重處理,“做到真查真糾真有效,及時處理曝光,勁吹節日清風”。

不僅要從個人層面承諾,還從強化監督和制度建設層面給出保障。中央紀委監察部9月16日召開座談會,強調要緊緊盯住中秋、國慶兩個節點,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深入推進糾正“四風”工作。杭州市作風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年底杭州市紀委就聯合財政局等單位,對考核、獎金等福利發放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出臺文件對考核獎金額度的限制給出了“死標準”。

對腐敗堅持零容忍的態度不變、嚴厲懲處的尺度不松,讓今年的節日市場顯得更加清新。記者在上海、武漢、南寧等城市實地走訪發現,月餅價格更“親民”,“吃喝送”的“浮誇風”得到遏制,企業送禮常遇“閉門羹”……

在上海、湖北等地,記者在超市看到在售月餅價格大多在200元左右。“對今年上海市場包括盒裝與散裝在內的831種月餅進行了調查,200元以內的盒裝月餅佔72.8%,400元以上的盒裝月餅僅7種。”上海市糖制食品協會秘書長陳鳳蔚説。

節禮市場“接地氣”,“吃喝送”的“浮誇風”也大大收斂。浙江一家外企的政府關係負責人向記者坦言,向官員節前送禮現象得到遏制,“公司有規定,要送也只能送200元以內的小禮品,否則過不了審計。”

“以前逢年過節送禮基本上不會吃‘閉門羹’,現在通常都會被拒絕。大家已經基本上適應了這種新狀態,有什麼需要政府部門配合的都放在桌面上説,事情反而變得簡單。”吉林省一農産品電商公司總經理趙宏説,“少了應酬、少了客套,當前的政企關係正在邁向陽光透明。”

“節日稅”借互聯網“隱身”權錢交易“分期回報”

雖然節禮更加節制,但鑽空子的人卻更“暗流”涌動。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禁令當前,不少地方上演“遮禮戲法”,送禮人更是“投其所好”,各種隱蔽手法仍讓“四風”問題有所“回潮”。

——過節要交“特種稅”,借助互聯網“隱身”。今年年初,曾有企業家致信稱,每到中秋等節日,還是要在個別城市向相關官員“打點”,被稱為“特種稅”。而記者調查發現,這種“節日稅”仍然存在,甚至通過o2o(從線上到線下)這樣隱蔽的方式進行。

中秋節前,南寧市某金融機構為“高端客戶”提供了“某記農莊”的禮品券。記者看到,一款年套餐12800元的禮品券,按照電子條款激活,在未來一年時間裏每月配送2至5次、10至12個品種的有機蔬菜。農莊相關業務經理向記者透露:“農莊的套票基本上都是與農莊有合作關係的銀行集中購買。銀行贈送的高端客戶大部分是廳級幹部,還有監管部門、政府平臺公司、財政、招投標中心等部門領導。”

——接收雙方不見面,送禮只需報“密碼”。不同於以往的購物卡、有形禮券,不少電商網站推出了不記名的“電子禮品卡”。只需一個序列號或密碼,送禮人和接收人根本不用見面。而“微商”平臺的關係戶提貨更加隱蔽便利,杭州一家經營蟲草和玉石的微商告訴記者,對方提供相應的密碼口令就能順利提走上萬元的蟲草。

——貴重白酒“舊瓶”裝,吃喝“老闆”來買單。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基層政府部門辦公室主任提到,現在帶有品牌標誌的高檔白酒都是“敏感品”,給領導送禮的下屬或者企業老闆,就想方設法換包裝。“過去是看包裝講‘排場’,現在反過來,普通玻璃瓶裝來的‘簡裝’白酒反而是價格不菲的‘特權專屬’。”

“過去是吃‘公家’,如今只能吃‘老闆’。”一位處級幹部透露,八項規定之後,政府部門的吃喝開銷迅速減少,有權有勢的幹部就把目標盯上了過去找自己辦過事、扶持起來的“老闆”們。一位曾經受益的老闆坦言:“現在伺候這些官員,是兌現自己過去幾年前做項目時的承諾,錢禮不敢送了,請客吃飯還得要。”

——開發票存多重“貓膩”,奢侈品變辦公品。發票是報銷的憑證,尤其是涉及到公款送禮,如何開發票更是存在“貓膩”。北京、天津、上海的多個奢侈品品牌經營者均表示,發票可以“換裝”,以辦公用品等為名開具票單,高檔服裝品牌還能開出“工作服”等類目,瑞士著名手錶品牌亦可將發票開成“維修費”或者“配件”。

既死咬“節禮”不鬆口更要“事前監管”源頭抓

隨著作風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向縱深推進,如何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受訪專家和基層紀檢幹部認為,應進一步建立健全長效化監管體系、依法加強懲處警示力度,形成常態化工作方法。

在近日中央紀委監察部召開的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糾正“四風”工作座談會上,中央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部長黃樹賢指出,要用好責任追究這個利器,加強監督檢查,對頂風違紀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越往後執紀越嚴、處理越重,對頂風違紀問題點名道姓通報曝光。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開設“中秋國慶糾正‘四風’監督舉報曝光專區”,截至9月23日,已累計通報257起,問題涉及違規發放津貼補貼福利獎金、公款旅遊、違規收送節禮、大操大辦婚喪喜慶、公款大吃大喝、公車私用等,起到了震懾效果。

作為反腐的“殺手锏”之一,中央在2010年就通過相關規定,將領導幹部收入等涉及財産性內容列入個人報告事項,每年定期抽查核實。目前,核實的比例不斷提高,“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同時,杭州市紀委常委吳鳳蓮等還建議,作風建設還需強化“事前監管”工作,形成常態化的工作方法,探索“源頭”治理和多部門聯合行動。比如,可組織相關部門對一些單位考核、獎金等福利發放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出臺相關文件,對包括考核項目總數的規範、考核獎金額度的限制等進行明確,推進信息公開透明。

多部門聯合執法也是“殺手锏”之一。湖北紀檢部門與公安部門聯合開展專項行動,發現陽新縣文體局副局長從斌、楊帆,黨委委員王友法與縣文聯主席易鵬工作時間“帶彩”娛樂,而後,四人均被免職。

另外,要加強黨員幹部及相關人員的培訓、指導力度。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徐行説,要加大培訓力度,提高黨員幹部思想意識,提高監管、財務等部門的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推進政策落實和把關。(執筆記者翟永冠、周琳,參與記者:梁建強、何豐倫、徐海濤、黃筱、劉景洋)

責任編輯: 周楠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