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十二五” 喜看新成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0-17 08:01 來源: 人民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四項主要污染物減排提前半年完成“十二五”目標
生態環保 力度空前成效顯

    金秋,正是北京一年最好的時節。藍天遼闊、白雲悠悠的景象,時常可見。

    “這段時間,北京的空氣真不錯,久違的藍天白雲又看到了。能明顯感覺到這幾年空氣越來越好,今年比去年又好了不少。”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紅廟北裏的張新海老人説。

    環境保護部剛剛發佈的9月份全國空氣質量狀況,印證了張新海的感受:9月份,北京市達標天數比例為73.3%、PM2.5月均濃度為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

    北京市空氣質量逐年提升,是我國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和保護的一個縮影。“十二五”期間,全國各地區、各部門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以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為重點,向污染宣戰,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明顯成效。

    制度體系逐步完善。以新修訂並施行的《環境保護法》為標誌,環境保護的立法和執法取得明顯進展。2013年各級環保部門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污染犯罪案件總計706件,超過以往10年總和;2014年環保部門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環境違法犯罪案件2180件,是上年的3倍。最近,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作出頂層設計,明確構建由8項制度構成的産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並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四項主要污染物即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持續大幅下降,提前半年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2014年,全國5種重點重金屬污染物(鉛、汞、鎘、鉻和類金屬砷)排放總量比2007年下降1/5。2014年,首批實施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11.1%。“十二五”前4年,我國單位工業增加值化學需氧量排放強度下降36%、單位工業增加值氨氮排放強度下降40%;全國單位GDP能耗連年下降,累計下降13.4%。

    生態保護力度加大。各類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147萬平方公里,約佔陸地國土面積14.8%,高於12.7%的世界平均水平,85%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野生動植物得到有效保護。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大熊貓,已從“瀕危”物種降為“易危”物種,國內有40多種哺乳動物由“極度瀕危”降至“瀕危”,或由“瀕危”降至“易危”。

    全國已有福建、浙江、遼寧、天津等16個省(區、市)開展生態省建設,1000多個市(縣、區)開展生態市縣建設,已有92個市、縣(區)被命名為國家生態建設示範區,建成4596個生態鄉鎮。

    “‘十二五’期間,中國環境保護力度前所未有、全球罕見,量大面廣的治污設施建設初步完成,污染治理初見成效,跨過污染形勢最嚴峻的歷史時期,正處於積極因素不斷積累的關鍵階段。”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吳舜澤説,“十三五”期間,要在“十二五”基礎上,積小勝為大勝,希望長期制約環境保護的一些機制、體制問題得到解決,“治本”工作有長足進展,讓公眾有切切實實環境改善的獲得感。(記者 寇江澤)

責任編輯: 于士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