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貧:不讓貧困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0-19 08:20 來源: 經濟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山裏人要脫貧翻身,就一定要讓孩子上學!”63歲的魏富順老漢放下手中的鐮刀,捶了捶腰,深有感觸地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魏富順是河北省臨城縣趙莊鄉圍場村人,這裡屬於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魏富順在山上蘋果園裏幹活,一天能掙五六十元,在當地已經算比較不錯了。

    讓孩子上學,對城裏人來説並不算件難事,但對貧困大山裏的趙莊鄉山民來説並非易事。以前每個村都有一所小學,由於連續多年學齡兒童持續減少,如今絕大部分村辦小學只得關門。青羊頭村10歲的小女孩楊曉柔很幸運,因為雖然村裏的小學關門了,但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去年捐助350萬元,中央財政補助270萬元,在鄰近的圍場村小學新蓋了4000多平方米的綜合教學樓,為包括青羊頭村在內的趙莊鄉的14個自然村的孩子們提供了良好的就讀場所。今年秋季,綜合教學樓投入使用,楊曉柔和小夥伴們來這裡住讀,別提有多高興了。

    圍場村小學有在校生558人,住宿生378人,還有幼兒園學生120人,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山村學校。回憶起以前的辦學條件,校長孫連秀神情凝重。那時,遠道的學生在學校住讀,一間小宿舍要擠9張上下鋪床,住18個孩子。下雨天時,屋外下大雨,屋內漏小雨。如今,在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的幫助下,新校舍建起來了。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紅十字會、中國攝影家協會等單位還為師生捐贈了電腦、照相機、體育用品、圖書、服裝,圍場小學的辦學條件現在有了質的提升。

    楊曉柔説,以前在學校食堂吃飯,每學期要交500元生活費,現在再也不用交生活費了。據國務院新聞辦負責同志介紹,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專門給圍場中心小學捐贈了13萬元,幫貧困學生支付了3年的生活費。這筆錢已全部打進了學生的飯卡裏。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不能讓貧困地區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要開展教育扶貧,千方百計讓貧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通過這種方式來幫助一批老百姓脫貧。”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雲説。

    從2014年起,教育部、衛生計生委等部門已安排310億元,幫助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確保4000萬貧困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每天吃上營養餐。洪天雲説,今年扶貧日啟動的教育扶貧全覆蓋行動,將全面覆蓋貧困地區的學校、教師、學生和建檔立卡貧困戶,從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貧困家庭學生7個層面構建全領域結對幫扶關係,精確對準最薄弱領域和最貧困群體。(記者 黃俊毅)

責任編輯: 林巧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