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投資、找合作、找宣傳
——首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提供多維平臺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0-20 11:38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長春10月20日電(記者 李雙溪、段續)“目前融資5000萬元,期待年底上‘新三板’。”一場演講下來,王超感覺還不過癮,他期待自己的移動醫療APP項目能得到更多關注。

    正在吉林大學舉辦的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為參賽選手提供了展示項目的平臺,也為他們提供了碰撞思想,實現共贏、發現市場的機遇。

    “現在的醫療APP只限于文字問答,醫生很難對患者進行客觀診斷,通過我們的終端設備,可測量患者各項身體指標,醫生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和遠程的視頻諮詢、診斷。”王超描繪著他眼中的未來看病場景。如今,已有上海和重慶的多家風投公司給王超的項目注入資金,“參賽更多是為了宣傳。”王超説。

    對於其他很多團隊,尋找投資還是第一要務。在賽後的洽談會上,投資人和參賽隊火熱交流。大連理工大學創新創業學院的研究生牟中強穿梭在投資人中,帶著自主研發的手勢動作捕捉技術腕帶,滔滔不絕地講述著自己的想法。“我們申請了10萬元的學校資助資金,希望在本次比賽中找到投資,快速地做出産品推向市場。”

    代表復旦大學的鄭文丞已經實現了兩輪共3000萬元的融資,然而對於他的項目——互聯網加課後輔導産業,卻遠遠不夠,“市場規模很大,需要大量融資。”

    在比賽候場室內,一場參賽者之間的合作也已悄然展開。作為檸檬時代高校APP聯盟CEO的劉富鵬,正在與同處一個答辯小組的其他三家校園服務APP平臺在洽談。

    “我們在海外嘗試拓展業務,比如在美國的喬治亞州設點運營,面向留學生群體,為他們提供當地的留學服務,比如租房、租車等。”劉富鵬希望與其他幾家校園服務平臺共同合作,抱團闖市場。

    “更多的創業者開始注重真正的市場價值,更加理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張大良表示,本屆大賽在推動賽事成果轉化,促進“互聯網+”新業態形成等方面意義顯著,能幫助推動高校畢業生進行高質量的創業就業。

    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由教育部會同國家有關部委共同主辦。大賽自今年5月啟動至9月15日,已吸引全國1878所高校的57253支團隊報名參加,提交項目作品36508個,參與學生超過20萬人,帶動上百萬大學生投入創新創業活動。

    本次大賽總決賽于19日-21日在吉林大學舉行。

責任編輯: 姜晨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