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1月29日電(記者 李榮、張良)距離上海5000多公里、海拔4468米的西藏日喀則市薩迦縣,是海拔最高的上海對口援藏縣之一。來自上海市徐匯區的援藏幹部白錦波,已在這片土地上紮根奮鬥了2年多。當地人説,他連縣裏最基層的清潔工家的困難都了解,在朋友圈裏發動“眾籌”,幫助解決了燃眉之急。 上海市合作交流辦人士説,上海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突出“兩個傾斜”:一向民生傾斜,一向基層傾斜。只有扶貧幹部走基層,扶貧項目和資金“下”基層,才能在困難群眾衣食住“最急需”的方面惠及基層。 上海自1992年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以來,到目前共對口支援和幫扶中西部7省市,包括新疆喀什市、新疆克拉瑪依市、西藏日喀則市、青海果洛州、雲南省以及貴州遵義市等。翻閱“十二五”期間上海對口支援和幫扶的彙編資料,資金的年均增速達到8%。今年,上海安排的對口支援項目資金超過31億元,實施的幫扶項目超過700項。 “最近3年,援滇資金總量中的九成投到了縣以下。”上海市合作交流辦人士説。這樣的基層式精準扶貧,是上海對口支援中的常態,“民生為本、産業為重、規劃為先、人才為要”,幫扶資金向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農村和基層傾斜,幫扶項目進村入戶,解決群眾最為關注的就業、就學、就醫等困難,“讓廣大對口支援地區農牧民從中受益,有更多的獲得感”。 “美在農家、樂在農家、學在農家、富在農家”。基層式扶貧在農村農家結出果實。在對口幫扶遵義中,上海瞄準烏蒙山和武陵山2個片區的9個貧困縣市,修建的近97公里的農村公路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一直通到村口。村裏還有了農民文化廣場,建了一批農村綜合服務室。在雲南,上海24家三級醫院結對幫帶雲南24家州市、縣級醫院,讓基層群眾的醫療健康需求有了“有效半徑”的保障。 扶貧協作,由“輸血”到“造血”是一個常新的命題。“造血”機制也落實在基層。上海的援滇産業項目,在決策時有一基本前提:與當地特色産業深度融合。成立已有6年的光明食品集團雲南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雲南文山、紅河、普洱、西雙版納、保山等州市選點建設了5個石斛種植示範園,幫助發展當地的優勢特色産業,提升的是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基層造血能力”。 在光明雲南石斛公司動海基地,現有的500多位員工中,95%是當地貧困地區的農民。他們目前人均月工資2800元左右,這直接帶動了這部分員工的“家庭脫貧”。同時,還先後幫助200多戶西雙版納州動海縣的失地農戶,利用宅前屋後和自留地,種植鐵皮石斛,並由光明石斛公司按市場價包收,大部分農戶和農業合作社2年就能收回投資,開始盈利,受益農戶平均年收入不低於7萬元。近幾年,動海縣曼尾村的農戶家家蓋新房,家家買新車,生活水平有了跨越式的提高。 基層“造血”機能,更關鍵的在於“人才為要”的幫扶戰略。當地黨政幹部和專業技術人才兩支隊伍的能力提升了,基層活力就有了保證。在對口支援遵義的過程中,上海承接遵義30名縣級幹部和20名科級幹部的挂職培養,並在最近3年內開展了70多個專業人才培訓項目。此外,滬遵兩地還簽署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科技交流、教育等方面的多項合作協議,實現了兩地人才合作交流的常態化。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