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GDP目標7%,你懂了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05 17:26 來源: 瞭望
【字體: 打印本頁

7%左右,是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剛剛公佈的今年GDP增速目標。回溯可知,新世紀至2012年前,我們GDP增速一直保持在8%以上,2012年起目標下調到7.5%左右,今天再次降至7%,成為本世紀以來GDP預期增速最低的一次。

  這意味著宏觀經濟的悲觀和壓力嗎?背後有何深意?

  其一,中國經濟增長的合理速度還在微調過程中。

  剛剛過去的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7.4%,而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預期目標是7.5%左右。GDP實際增速的變化,是本世紀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標誌性變化之一。

  從2003年到2007年,中國經濟連續五年實現了10%以上的高速增長。但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2008年經濟增速從2007年的14.2%回落到9.6%,2009年進一步降至9.2%。2010年由於採取大力度刺激政策,增速回升到10.4%,但這種回升明顯後勁不足。2011年經濟增速回落到9.3%,2012年和2013年繼續回落到7.7%。

  這種變化説明,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適應新時期國內國際經濟運行環境的經濟增長速度仍在調整中。同時,增速回落幅度的日漸縮小,也意味著中國經濟正在進入合理的增長速度軌道。

  其二,中國經濟調整的戰略迴旋空間仍然充分。

  中國政府之所以敢於連續降低預期目標,除了決策者的果敢和膽識,關鍵在於目前中國經濟已經積累了強大而堅實的戰略調整空間。

  2014年,中國GDP總量達到10.4萬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第二個闖入10萬億美元大關的國家,而且穩居世界第二的位置,是第三名日本GDP的兩倍多,是新興經濟體國家印度的五倍有餘。

  例如,2007年是近20多年來中國經濟增長水平最高的一年,較上年增長14.2%。按當年人民幣平均匯率換算,全年GDP中新增GDP約合7944億美元。2014年雖然是新世紀以來增速最低的一年,7.4%的增速,大約只是2007年的一半,但GDP的新增量按當年人民幣平均匯率折算為8665億美元。這説明,目前規模的中國經濟,即使按照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也能達或超過7年前14%左右高速增長的規模效果。

  在中國經濟進入經濟調整的新階段,儘管人均水平仍然偏低,但中國經濟在總規模上已衝入並穩居全球國力競爭的“第一方陣”,還掌握著3.8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大大緩解了國內外各種壓力對中國經濟戰略大調整進程的干擾和衝擊。這是全球經濟危機深化中其他競爭對手所無法擁有的巨大物質和心理優勢。

  其三,7%是可以期待但需著力爭取的“新常態”中高速增長。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按照全要素生産力分析測算,在今後大約10-15年的時間內,中國經濟仍然具有實現6%-8%的中高速增長潛力。舉例説,按照未來十年電力、交通和城鎮化需求的指標預測,僅2013年-2022年間中國新增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就高達75萬億元,相當於2014年GDP的1.2倍。

  再比如,中國國內市場巨大而且發展不平衡。即使國內人口相對較少的西北五省,其人口總規模也相當於兩個韓國、半個日本和三分之一個美國。在未來的發展中,中國經濟相對落後地區能夠貢獻的增長空間和機會非常可觀。

  當然,7%的增速仍然只是潛力,這種潛力究竟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得到釋放、實現多高的增長水平、持續多長時間,主要取決於中國經濟政治社會未來改革演進的變化和影響。直白地説,就是如何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全面”戰略成功踐行到底。

  其四,改革創新以釋放新的制度紅利,是7%的增速可持續實現的根本保障。

  過去30多年,“中國奇跡”得以實現的普遍共識就是改革紅利的釋放。如果中國經濟未來要繼續保持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需要比前30多年更加重視持續不斷地創造制度紅利,以保障源源不息的增長動力。

  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最大的工業製造國和貨物貿易國。但中國市場經濟體制仍然不夠完善,需要改革的領域任務繁重。而且,一些過去高增長階段可以仰仗的手段和措施,例如地方政府對經濟的深度行政干預,已經很難符合經濟“新常態”的時代要求。而中國經濟類似對科技創新和人力資本的依賴等趨勢,變得尤為突出和緊迫。

  可見,全面深化改革釋放新的制度紅利,以創新驅動戰略實現中國經濟從成本優勢向創新優勢轉變,不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成敗關鍵,更是中國經濟發展新週期平穩向7%左右中高速增長水平轉換的根本保障。

  其五,實現7%的中高速增長必須化解新常態增速轉換期三大風險。

  在經濟新常態的增速轉化期,由於預期不穩、前景不明,容易出現短期快速下滑或劇烈波動。因此,宏觀調控最艱難的挑戰之一,就是在避免“過度刺激”和“放任下滑”兩種調控傾向中,恰到好處地拿捏準確合理的增長速度,並確保調結構轉方式取得切實成效。

  當前國外局勢瞬息萬變,國內需要化解的問題不少,必須需要高度重視市場主體對經濟增速調適的進展狀況。這個過程中,如果預判和調控全局的警惕性不高,政策應對不力或者不及時,就有可能引發連鎖反應,甚至導致系統性風險。

  這其中,尤其要重視處理好三大風險:其一,經濟發展下行調整階段可能暴露的金融風險;其二,經濟達到中等收入水平後社會矛盾逐步凸顯的社會風險;其三,增長轉換期無法順利實現增速對接所導致的落入增長陷阱風險。

  目前看來,此次7%的目標,是決策層對當前經濟局勢全面審視後,所認可能夠充分應對各種風險因素的合理預期增速。

責任編輯: 薛源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