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5年3月20日(星期五)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海關總署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主任黃勝強、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于欣麗介紹《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國務院關於改進口岸工作支持外貿發展的若干意見》、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有關工作情況,並答記者問。 [中新社記者]我看國家標準委給的背景材料裏面説,現在的國家標準管理上存在標準管理“軟”、標準體系“亂”和標準水平“低”的情況,想問于主任,本次改革破解了這方面的哪些難題,併為中國製造走出去提供“通行證”? [于欣麗]本次改革主要發揮市場在標準化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李克強總理提出要用“放、管、治”的思路來解決當前標準化存在的一些問題。《改革方案》首先提出大膽“放”,我們可以看到,在現行標準體系中,推薦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大概近10萬項,這些標準中70%左右的都是一般性的産品和服務標準,這些標準應逐步放給市場,更加突出政府標準向公益範疇轉變,不該政府管的要放開。《改革方案》提出設立團體標準,把不該由政府管的放開放到位,放給具有相應能力的社會組織和一些産業聯盟來制定,依據市場和創新的需要來制定團體標準。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企業標準100多萬項,原來是政府採用備案甚至是審查性備案的方式進行管理,《改革方案》提出逐步取消企業標準備案管理,用企業産品服務標準的自我聲明公開制度來代替。企業不用去備案了,自我聲明公開所使用的標準,這樣的話給企業鬆綁了。這是“放”的兩個方面。 其次是精準“管”。我們目前有強制性國家標準、強制性行業標準和強制性地方標準三級,方案提出將三級標準整合為一級,就是強制性國家標準,可以有效解決體系亂的問題,確保“一個市場、一個底線、一個標準”。因為強制性標準涉及人身健康、生命安全、財産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精準管還有一層意思,目前推薦性國家標準、推薦性行業標準和推薦性地方標準中,有70%左右不應該由政府管,屬於一般性産品和服務標準,要放給社會。放了以後政府把有限資源和力量、精力放到該管的那一部分上面,比如國家標準,制定一些基礎通用和與強制性標準相配套的標準,推薦性行業標準主要制定行業領域重大産品、重大技術、重大服務、工程類標準。還有就是地方標準主要制定滿足地方自然條件的、地方民俗民風、以及地方特殊地理環境所需的標準。通過管少、管好、管到位來解決這些問題。 第三是治,我們採取的是共治方式。我剛才提到了改革措施裏第一條,在國務院層面設立標準化統籌協調推進機制,各相關部門都來參加,這體現了政府層面的共治。在市場層面,把一些不該由政府制定的標準交由市場,發揮市場主體活力,設立團體標準,由他們來制定,形成市場的一種共治。關於企業標準,是政府搭臺子,明確企業對企業標準的主體責任,企業對其産品服務標準進行自我聲明、公開,社會層麵包括媒體、廣大消費者都可以進行監督。這樣,從政府層面、市場層面、社會層面形成了一個標準化共同治理的新格局。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