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業、循環農業加快發展 保障農業可持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20 16:59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5年3月20日(星期五)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海關總署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主任黃勝強、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于欣麗介紹《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國務院關於改進口岸工作支持外貿發展的若干意見》、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有關工作情況,並答記者問。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記者]我的問題請問陳部長。我們注意到,一方面國家在強調確保糧食安全,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裏,還要裝“中國糧”。另一方面,我們的水土資源越來越緊張,農業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污染時有發生,很明顯這是一對矛盾。請問陳部長,怎麼才能保障13億人吃飯的問題,同時也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

    [陳曉華]這是一對客觀存在又必須要處理好的一對矛盾,有效的辦法就是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所以,對於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一方面,是指我國的糧食安全能力要可持續,使13億人的飯碗能夠端在自己的手上。另一方面,也是指要確保我國農業資源能夠永續利用,能夠給我們子孫後代留下良田沃土、綠水青山。所以,這就需要我們轉變發展的方式。根據《規劃》的要求,把調整結構、優化佈局和加快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的發展,擺在了一個重要的位置,就是説,通過這些路徑解決好這個平衡。

    首先要優化生産的佈局,《規劃》劃定了優化發展區,主要是指主産區,要在節約、集約使用資源的前提下穩定的發展。二是適度發展區,就是説農業生産條件有限的地區,如西北旱區、西南山區。要在保護好資源的條件下適度的發展。三是保護髮展區,主要是指青藏區、海洋漁業區,要讓這些地方休養生息,重點發揮它的生態保護功能。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調整,不是要求每個地方都要千篇一律一個模式的發展。

    第二,要調整生産結構。現在看的比較準的,就是要種養結合,目前正在搞試點,使糧經飼融合發展,這樣能減少耗水以及化肥的投入,實現農業資源循環利用。還有就是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實際上既保護了生態,又促進了發展。我們相信這條路走得通,這一對矛盾還是可以解決好的。

責任編輯: 林巧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