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公佈2015年主要氣象災害及特徵
氣象災害以洪澇乾旱颱風為主災害損失偏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1-03 20:32 來源: 氣象局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2015年12月30日,中國氣象局在新聞發佈會上公佈2015年全國主要氣象災害及其特徵,2015年我國氣候相對平穩,氣象災害以洪澇、乾旱、颱風為主。總體看,2015年氣象災害損失偏輕。

南方汛期暴雨過程多,湘、贛等地發生冬汛

2015年汛期,全國共出現35次暴雨天氣過程,較2014年同期(29次)偏多6次,其中主汛期(6月-8月)南方共出現18次暴雨過程。江淮、江南、西南部分地區出現極端性強降水,其中福建福州(244.4毫米)、貴州長順(247.8毫米)和江蘇常州(243.6毫米)等28站日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暴雨造成部分江河水位上漲,農田漬澇,上海、南京、深圳、武漢等多個大中城市發生嚴重城市內澇。

2015年11月1日至12月上旬,江南南部、華南大部降水量有100~40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4倍,廣西東北部偏多4倍以上。廣西、江西、湖南、浙江的降水量均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廣西靈川(148.9毫米)、富川(142.3毫米)和湖南桂東(127.1毫米)等63站日降水量突破11月曆史極值。受強降雨影響,江西、湖南和廣西境內多條河流先後出現超警戒水位,出現罕見冬汛。強降水導致湖南、廣西、雲南部分地區遭受洪澇災害。11月13日,浙江麗水發生山體滑坡,造成37人死亡失蹤。

北方部分地區出現階段性乾旱

2015年,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甘肅、陜西和寧夏等地階段性乾旱較重。去冬今春,華北、黃淮等地降水量偏少2~5成,河北、山西、山東和內蒙古部分地區出現春旱。夏季,華北大部、西北東部、東北西南部、黃淮西部和東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2~5成,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山東、寧夏等地夏旱嚴重。8月至10月中旬,河南、山東、山西和陜西南部降水偏少,出現中度以上氣象乾旱,對部分地區冬小麥播種不利。

生成颱風多,登陸偏少,但登陸強度大

2015年有27個颱風生成,較常年(25.5個)偏多1.5個;其中有6個在我國登陸,登陸個數較常年(7.2個)偏少,有4個登陸強度達到颱風級別以上。直接經濟損失與近十年平均值接近,死亡人口明顯偏少。“蘇迪羅”影響11省,是今年造成人員傷亡最大的颱風;“彩虹”是有氣象記錄以來10月登陸廣東的最強颱風,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40億元,為今年經濟損失最重的颱風。

強對流天氣頻繁,局地災情重

2015年,我國大風、冰雹、龍卷風、雷電等局地強對流天氣發生頻繁,局地強對流造成的災情重,其中湖北、河北、山西、河南、陜西、甘肅等省風雹災情重。5月6日-8日,陜西、山西、河南出現冰雹、大風等強對流天氣,造成194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16.7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2.8億元。

大氣污染擴散條件較差,入秋以來華北地區霧霾嚴重

2015年入秋以來我國出現6次大範圍霧霾天氣過程,尤其以華北地區最為嚴重。其中11月中旬以來,華北、黃淮等地連續出現4次中至重度霾,北京部分站點個別時段PM2.5濃度超過700微克/立方米,河北中部局地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北京連續啟動重污染紅色預警。(記者 唐淼)

責任編輯: 劉楊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