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6家央企99家盈利,效益降幅從年初的32.4%收窄至年末的6.9%——
2015年,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斷崖式下跌的複雜形勢下,央企效益下滑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國企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步入“十三五”,國企調整、創新、改革、發展的任務更加艱巨。在國企改革“滾石上山”的關鍵時刻,調動起各方積極性,特別是企業家、創新人才、各級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尤為重要—— 1月15日至16日,國務院國資委在京召開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2015年國企改革發展取得了哪些成績?2016年將面臨哪些新挑戰?“十三五”國企國資改革發展將圍繞哪些目標展開?將推出哪些改革新舉措?國資委有關負責人在工作報告中一一做了解答。 效益降幅得到遏制 “2015年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穩增長形勢最嚴峻、情況最複雜、任務最艱巨的一年。”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説。 由於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斷崖式下跌,全國國資委系統監管企業效益同比下降6.1%,但運行指標穩中向好。從中央企業運行情況分析看:一是利潤下滑趨勢得到有效遏制。中央企業效益降幅從1月至2月的32.4%收窄至年末的6.9%。扣除石油石化企業因素,中央企業利潤增長7.5%。二是多數企業效益穩定。106家中央企業中,99家企業盈利,37家企業利潤過百億元,28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30%。三是運行質量穩中有升。中央企業全年毛利率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成本費用利潤率同比提高0.1個百分點,資産負債率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四是對國民經濟穩增長髮揮了重要支撐作用。中央企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2%,上繳國家財政收入同比增長4.7%。就業人數保持穩定。 與此同時,2015年,國有企業改革在積極穩妥推進中取得突破性進展,“1+N”文件體系基本制定完成。有關中央企業穩妥有序推進落實董事會職權、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等改革試點工作取得新進展。各地和中央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深入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序發展,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深化,企業經營機制進一步轉換。中央企業規範董事會建設紮實推進,總數達到85家。 此外,國資監管體制進一步完善,簡政放權力度進一步加大。國務院國資委初步研究形成出資人審批事項清單,並全面清理規章規範性文件,共宣佈廢止和失效33件。 改革發展任務更艱巨 新常態下,國企調整、創新、改革、發展的任務更加艱巨。 資料顯示,2003年至2011年,國有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7.6%,利潤年均增長22.9%。其中,中央企業收入和利潤年均增長分別為20.1%、19.4%。2012年以來,儘管不斷加大穩增長力度,但國有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增幅始終在低速區間徘徊,壓力逐年增大,去年全年出現了負增長。 國資委有關負責人指出,增長速度下來以後,原來高速增長掩蓋的不少矛盾和問題會逐漸顯露出來,一些企業的生存發展將面臨嚴峻考驗。 另外,結構調整帶來巨大挑戰。國有企業資産結構仍然偏“重”,其中不少又處於産能過剩行業和産業鏈中低端。有關分析認為,2012年以來,國有企業效益下降,很大程度上是源於産能過剩行業效益大幅下滑的影響。以中央企業製造業為例,製造業佔用中央企業國有資本規模最大,從業人數最多,2012年至2014年年均國有資本收益率僅為3.9%,且呈逐年下降態勢。 “十三五”時期,制約國有企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成結構性問題,主要表現在有效供給總量、供給結構不能適應需求總量、需求結構的變化。另外,動力轉換也帶來巨大挑戰。過去那種主要憑藉要素投入的增長模式已經不可持續。一些企業出現不適應,甚至迷茫,快速擴張時期一些“不錯”的投資和並購項目,現在有的成了“包袱”。 會議同時也指出,在看到困難和挑戰的同時,也要看到積極有利因素,要堅定搞好國有企業的信心。 堅持激勵與約束並舉 會議提出,“十三五”時期要努力實現以下主要目標和要求:一是國有資本配置效率顯著提高、國有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二是培育一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國有骨幹企業;三是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備、善於經營、充滿活力的優秀企業家;四是符合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實現“十三五”時期國企國資改革發展目標,必須做好六篇大文章,即:通過創新驅動增強發展動力,通過結構調整提高發展質量,通過開放合作擴大發展空間,通過深化改革增強發展活力,通過提質增效提升發展水平,通過加強黨建為發展提供保障。 為此,2016年,國資國企改革將著力做好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積極處置“僵屍企業”、深化國企國資改革、深入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強化監管防止國有資産流失、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等工作。 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仍在加大,面臨的困難和壓力前所未有,國有企業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重要關口,要渡過難關、戰勝困難,更需要調動各方積極性,特別是要注重調動企業家、創新人才、各級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要為企業家營造寬鬆環境,用透明的法制環境穩定預期,給他們以定心丸。對創新人才,要調動其積極性,建立完善激勵機制。對各級幹部,要堅持激勵和約束並舉,既堅持黨紀國法的“高壓線”,也要重視正面激勵,完善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地給那些嘔心瀝血做事、不謀私利的幹部撐腰鼓勁。(記者 李予陽)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