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22日在京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張茅就“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等問題作情況介紹並回答記者提問。張茅表示,商事制度實行兩年來,對於經濟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據中國科協組織的第三方評估顯示,去年商事制度改革推動GDP增長0.4%。 張茅説,商事制度改革對中國經濟發展起到了六方面重要作用:一是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發展動力,市場主體快速增長。2015年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1479.8萬戶,增長14.5%,其中企業433.9萬戶,比上年增長21.6%;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2萬戶,比2014年平均每天1萬戶明顯提高,而改革前平均每天是6900戶。二是産業結構持續優化,新産業新業態蓬勃發展。2015年新增企業中,第三産業企業數量超過80%,從而使企業結構中第三産業佔比達到74.8%,比上年增長1.5%。特別是“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商務秘書公司、電商集群註冊等改革舉措,促進了眾創空間、創客工場等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三是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企業信用程度有所提高。企業信用制度建設的一項關鍵舉措是建立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把所有企業的有關信息歸集到企業的名下,使社會各方面能夠隨時查詢。四是促進社會就業增長和創業就業觀念改變。這兩年,經濟增速放緩,但就業不減反增,商事制度改革激發的創業就業起著很關鍵的作用。過去就業更多依靠國有企業,現在新增企業90%以上都是個體私營企業,根據調查推算,2014年新設企業創造就業超過1200萬,2015年新設企業創造就業超過1400多萬。五是工商註冊便利化步伐大大加快。2015年,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全面實施“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推進名稱登記制度改革,放寬住所條件改革,深化“先照後證”改革,多項改革措施給企業帶來了很多方便。六是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根據世界銀行發佈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商事制度改革兩年來,我國營商環境排名每年提升6位,目前在189個經濟體當中排名84位。 張茅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商事制度改革對港臺企業一視同仁,港資企業近兩年的發展與全國企業整體增長趨勢一致。商事制度改革之後,港資企業的增長明顯提速,平均每月新增885戶,比改革前每月新增戶數增長9%。隨著商事制度改革深化和《內地與香港CEPA服務貿易協議》的正式實施,內地市場會給港資企業帶來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會。 張茅指出,今年的商事制度改革在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和優化服務這三方面都會有新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完善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他表示,“企業的信用管理系統如果能夠完善,我們今後放開的步伐就會更順暢,市場公平競爭的環境會得到大大的改善。”(記者 鄒雅婷)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