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亞洲經濟注入新活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3-23 07:45 來源: 經濟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3月的博鰲,碧海藍天,暖風拂面,處處煥發著勃勃生機。22日至25日,以“亞洲新未來:新活力與新願景”為主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來自亞洲和世界各地的2000多位政商學界領袖在此碰撞思想的火花,為亞洲的新未來凝聚共識、描繪藍圖。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正經歷著複雜而深刻的變化。全球經濟增速跌至谷底,去年為6年來最低,國際貿易增速更低,大宗商品價格深度下跌,國際金融市場震蕩加劇。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算,亞洲總量已佔全球經濟的約40%,將在未來4年內貢獻全球經濟增量的近三分之二。在全球經濟發生深刻變化的大背景下,亞洲和新興經濟體發展的內外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在這個特別的節點上,世界再次把目光投向了亞洲,期待著亞洲能引導經濟産業結構調整、強化區域經濟互通與合作、提升基礎設施投入和創新科技能力。

亞洲的活力何在?驅動活力的引擎又在哪?

創新,無疑是亞洲活力的不竭源泉。環顧亞洲主要經濟體,可以發現,亞洲各國領導人不約而同地都把創業創新作為施政重點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例如,中國政府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韓國總統樸槿惠倡導“創造經濟”、印度總理莫迪呼籲將印度打造成“創業公司的樞紐”。發展理念和治理模式的創新,是亞洲創新發展主題中的應有之義。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認為,“亞洲經濟的新活力來自於結構性改革,著眼于長遠和經濟的可持續性,而不是依賴於放水漫灌或競爭性貨幣貶值”。互聯網的未來、可穿戴設備、第五代移動通信、無人機、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等技術與創新話題,正是本屆論壇年會的熱議焦點。

亞洲的活力在於其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發展前景依然廣闊。作為亞洲經濟的火車頭,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去年達到67.7萬億元,增長6.9%,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有目共睹的是,中國消費升級加快,市場空間廣闊,産業體系完備,資金供給充裕,創新累積效應正在顯現,綜合優勢依然顯著。隨著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深入發展,新的動能正在孕育形成,新的增長極、增長帶不斷成長壯大。隨著中國的“十三五”規劃的實施,亞洲經濟的新動力新活力必將不斷釋放和激發。

亞洲的活力還在於極其豐富的勞動力。亞洲的勞動力供給最豐富,亞洲也是全球增長最快的消費市場。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認為,大量的、年輕的、增長快速的勞動力市場,是亞洲經濟的活力源泉。同時,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勞動力素質在不斷提高,這是亞洲的最大優勢之一。在中國,9億多勞動力、1億多受過高等教育和有專業技能的人才,這是巨大的資源和優勢。亞洲的人力資本蘊藏著無窮潛力和未來。

亞洲的新活力,更在於其開放和合作。進入新常態的中國,願意與世界分享發展成果,實現共贏。中國政府願意繼續向包括亞洲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提供更多市場、投資、合作機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指出:“‘一帶一路’建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都是開放的,我們歡迎沿線國家和亞洲國家積極參與,也張開臂膀歡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舉。”“十三五”期間,中國將暢通“一帶一路”經濟走廊,推動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新亞歐大陸橋、中巴、孟中印緬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建設,推進與周邊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同構建連接亞洲各次區域以及亞歐非之間的基礎設施網絡,加強能源資源和産業鏈合作,推進國際産能合作。

亞洲依然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區;亞洲能夠在全球經濟和金融治理中發揮重要的引領作用;亞洲的未來關鍵在於信心、創新、合作。這就是博鰲向世界傳遞的信息。(徐惠喜)

責任編輯: 姜晨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