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把握《規劃綱要》部署 確保如期完成林業目標任務 3月17日,全國兩會閉幕後的第二天,新華社受權全文播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國綠色時報》記者近日專訪了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請他對《規劃綱要》林業內容進行解讀。 記者:在《規劃綱要》全文中,林業的比重和篇幅非常多,如何理解和把握《規劃綱要》對林業的謀劃和部署? 張建龍:《規劃綱要》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由國務院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制定的。《規劃綱要》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明確了今後5年經濟社會發展宏偉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集中反映了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共同願望。 《規劃綱要》共20篇、80章、25個專欄,涉及到林業內容的就有20章、7個專欄。其中,由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構成的“森林發展”指標,成為“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25個主要指標之一;第45章“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專欄18“山水林田湖生態工程”,絕大多數內容都是林業,相當於是林業專章、專欄。理解和把握《規劃綱要》對林業的謀劃部署,重點在4個方面。 一是主要目標和指標。《規劃綱要》明確把“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作為到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7個主要目標之一,要求“主體功能區佈局和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形成”。“森林發展”作為約束性指標,要求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蓄積量達到165億立方米。此外,《規劃綱要》還在專欄18中提出“全國濕地面積不低於8億畝”,這實際上也是一個重要指標。這些目標和指標,在《規劃綱要》中的分量非常重,都是管全局、管總的。 二是重大任務。《規劃綱要》提出的林業任務非常多、非常具體,主要包括:一是全面提升生態系統功能,保護培育森林生態系統,保護修復荒漠、濕地生態系統,推進京津風沙源、三江源、三峽庫區等重點區域生態修復;二是擴大生態産品供給,加大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沙漠公園保護力度,加強林區道路建設,加快城鄉綠道、郊野公園等城鄉生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生態體驗精品線路;三是維護生物多樣性,強化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加大典型生態系統、物種、基因和景觀多樣性保護力度,建設野生動植物人工種群保育基地和基因庫,擴大野生動植物保護領域對外合作和援助;四是加快國有林場和林區改革,基本完成重點國有林區深山遠山林業職工搬遷和國有林場撤並整合任務;五是建設森林城市和美麗鄉村,提高城市綠地和森林面積,建設一批示範性森林城市,建設森林小鎮;六是發展林業産業,支持油料、林果等生産基地建設,發展特色經濟林和林下經濟,發展生態旅遊、休閒旅遊、山地旅遊;七是林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對貧困人口實行生態保護扶貧;八是服務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三大戰略,強化西部大開發生態保護,推進中部地區生態經濟區、生態經濟帶建設,擴大京津冀生態空間,建設長江經濟帶沿江綠色生態廊道,加大革命老區、困難地區生態建設和保護力度。 三是重大工程。《規劃綱要》在專欄和文中直接列出的林業工程共有10個,分別是: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保護修復工程、國土綠化行動工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性保護工程、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 四是重大制度。包括:構建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制度,建立森林、濕地總量管理制度,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建立濕地保護制度,建立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制度,研究建立生態價值評估制度,建立健全生態環境損害評估和賠償制度,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設立長江濕地保護基金,健全生態保護補償等區際利益平衡機制,等等。 我看到《規劃綱要》全文特別是對林業的謀劃部署時,特別振奮,很受鼓舞。《規劃綱要》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林業作出的“林業建設是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問題”“森林是國家、民族的最大生存資本”這一至高定位,充分體現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要求,充分反映了林業在國家和全局中的佔位有了新提升。《規劃綱要》作為國家層面對林業的頂層設計,非常契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為林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今後5年,從國家到地方各級政府,將更加重視林業,付出更大努力。林業也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實踐中,發揮更加重要作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記者:與以往相比,《規劃綱要》要求林業重點在哪些領域取得新突破、實現新提升? 張建龍:同“十二五”規劃相比,《規劃綱要》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寫入,同時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對“十三五”林業改革發展作出了全面、科學、精準的謀劃部署,提出了許多新要求,非常具有前瞻性和針對性。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規劃綱要》要求林業在綠色發展、綠色富國、綠色惠民方面有更大作為、更大突破、更高提升,最合適不過。可以從以下5個方面來認識和理解。 一是在質量和功能上,要求全面提升森林質量和生態系統功能。“十二五”設計的林業指標是“森林增長”,“十三五”變成了“森林發展”,由“增長”變為“發展”,意義大不一樣,內涵也大為不同。這充分表明,今後要堅持數量和質量並重、更加注重質量、質量優先。《規劃綱要》還要求“全面提升各類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擴大生態産品供給,提升生態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實質上就是要求在改善和提升自然生態系統的同時,進一步強化對公眾的生態服務、生態供給。這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 二是在力度上,對林業發展和生態保護提出了更高和最嚴要求。《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擴大退耕還林”“加快風沙源區治理”“增加生態空間”“嚴禁移植天然大樹進城”。“大規模”“全面停止”“擴大”“加快”“增加”“嚴禁”,這些絕不是以往的一般要求、常規手段,而是要在發展和保護方面的舉措和行動達到最大程度、最強力度。 三是在改革創新上,明確了林業的重點和關鍵。“十三五”林業發展,必須要有更強的動力和更大的推力,這就要在改革創新上想辦法、下功夫。《規劃綱要》主要部署了兩個方面,一個是要完善農村集體産權權能,加快國有林場和林區改革;另一個是要創新産權模式,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植樹造林。這些都是中央非常關心的、高度重視的,也是林業需要儘快破解的、加大力度的。 四是在空間上,要求林業加快拓展在各個領域的發展空間。主要有5個空間。一是生態空間,主要通過大規模國土綠化、全面保護天然林、擴大退耕還林、治理石漠化等舉措來實現“增加生態空間”的目標;二是城市空間,大力發展森林城市、森林小鎮;三是區域空間,主要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等重點區域的生態保護和修復;四是木材安全空間,加快國家儲備林及用材林基地建設;五是國際空間,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擴大野生動植物保護領域對外合作和援助。 五是在制度上,要求林業要形成完備的治理體系。我在前面已經提到過,《規劃綱要》涉及到林業的制度有自然資源資産産權、森林紅線、濕地紅線、天然林保護、濕地保護、沙化土地封禁保護、生態價值評估、生態環境損害評估、賠償和責任終身追究、國家公園、生態保護補償等10多項。這些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林業改革發展具有根本性作用。 記者:《規劃綱要》已正式出臺,林業部門如何貫徹好、實施好? 張建龍:《規劃綱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重要指導性文件,也是加快林業改革發展和生態保護修復的根本遵循。貫徹好、實施好《規劃綱要》是林業部門的重大職責和重大任務,最關鍵、最核心的,就是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全面落實“十三五”規劃綱要對林業的各項要求,加快推進林業現代化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深入學習領會《規劃綱要》精神。綱要全文已經正式公佈,各級林業部門要把組織開展學習擺在重要日程,通過集中學、自主學、培訓輔導講座等多種形式,讓每一位林業幹部職工都學深、吃透、弄懂《規劃綱要》林業內容,尤其是對“十三五”林業發展的新形勢、新目標、新要求、新任務的學習領會,一定要下大力氣、用足功夫,領會到位、理解到位。 確保如期完成規劃確定的林業目標任務。《規劃綱要》確定的林業重大目標、重大任務、重大工程,都屬於必須如期完成的硬指標、硬任務、硬要求,是國家戰略、國家意志。實現這些目標任務,既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責任,也是各級林業部門的重要責任。一方面,要進一步強化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職責,把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濕地保護、防沙治沙、災害防控等作為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標、考核內容,不斷加大林業的投入力度、支持力度、保障力度,激發和調動全社會參與林業建設的積極性,形成推進林業發展的強大合力。另一方面,要舉全林業系統之力,努力如期完成規劃確定的林業目標任務。要加快制定落實《規劃綱要》的分工方案,圍繞大規模國土綠化、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全面保護天然林、擴大退耕還林、全面保護濕地、加快國有林區林場改革、加強林業重點工程建設等關鍵領域,細化責任、明確任務、規定進度,精準落實到單位、到個人、到節點;要加強和完善林業宏觀調控,科學整合和優化林業資金,完善林業政策、制度,創新産權模式和投融資模式,向完成林業目標任務這一總方向聚焦和發力,提供堅實的資金保障、政策保障。 儘快出臺和組織實施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綱要》林業內容是林業發展的精華所在,是“十三五”林業發展的總綱領。要以《規劃綱要》為遵循、為基礎,出臺更為完善、更為具體、更有操作性的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作為《規劃綱要》的豐富補充和落實載體。經過前期專題調研、集中編寫、徵求意見、專家諮詢和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討論,目前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內容基本成熟,編制工作進入到最後衝刺階段。林業“十三五”規劃認真貫徹落實五中全會《建議》精神和國家《規劃綱要》部署,明確了林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指標、發展佈局、戰略任務、重點工程項目和重要制度。力爭到“十三五”末,完成營造林5億畝,森林撫育6億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蓄積量達到165億立方米,森林生態服務價值達到15萬億元,濕地面積不低於8億畝,治理沙化土地1.5億畝,國家森林城市達到200個以上,林業年旅遊休閒康養突破25億人次,林業産業總産值達到9萬億元。各級林業部門要把實施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作為貫徹落實國家《規劃綱要》的具體行動,確保在優先完成《規劃綱要》確定的林業目標任務基礎上,努力實現林業改革發展和生態保護多領域的全面開花、錦上添花。 加快推進林業現代化建設。《規劃綱要》的發佈和實施,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林業落實《規劃綱要》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緊跟國家發展步伐和現代化進程,加快推進林業現代化建設。這既是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迫切需要,也是實現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的重要保障,更是林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要緊緊抓住當前各種有利條件,加快推進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提升林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切實增強生態産品和林産品綜合生産能力,努力滿足社會對林業的多樣化需求。圍繞推進林業現代化建設,要重點抓好6項重點任務。一是以改革創新破解發展難題,形成符合現代化發展方向的國有林、集體林體制機制。二是以加強保護落實生態優先,完善反映現代化特色的森林、濕地、荒漠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生態保護體系。三是以加快綠化增加資源總量,加強撫育等經營措施精準提升森林質量,積累具備現代化水平的資源實力和生態家底。四是以共建共享增進綠色惠民,提供體現現代化宗旨的最公平、最普惠的生態産品和綠色林産品。五是以強基固本推動協調發展,打造提升現代化軟硬體程度的設施裝備和高素質人才隊伍。六是以開放合作拓展發展空間,構建順應現代化國際潮流的林業對外開放格局。 (記者 周繼鵬)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